法律进企业促进依法治企
作者:
■本报记者孙永剑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任务,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而非公有制企业依法治企实践是市场经济的法治源泉。重庆星河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职工的法律素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参与市场竞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努力让法律走进企业。
加强知识培训探索法治文化建设
为充分发挥企业党支部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企业及企业经营者遵纪守法,支部委员会组织党员职工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注重党内法规宣传与国家法律宣传的衔接和协调,做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的自觉尊崇者、模范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领导和支持工会、共青团群众组织及职代会依照法律和公司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该公司负责人向本报记者透露。
公司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的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员工培训。通过培训,使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职工深刻理解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全面了解宪法及国家基本法律知识,熟悉掌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的法律知识,熟练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进一步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树立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观念,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提高依法经营管理的水平和依法维护企业及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
“同时进一步加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加强公司内控管理,杜绝重大违法事项的发生。”上述负责人表示。企业自2016年3月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成功挂牌以来,积极探索企业法治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依法治企工作的展开,完善与企业内部管理相关的用工、安全生产、劳动保障、养老法律顾问等法律制度,为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保障和基础。
开辟有效宣贯途径加强法治宣传
公司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目前公司会邀请企业法律顾问专职律师为公司员工做法律知识宣讲,主要是普法活动,让员工能够知法用法,员工在工作中遇到法律纠纷也会在第一时间通知企业法务工作人员协商处理,形成运用法律保障自身和企业合法权益的意识。
组织员工参加重庆市中小企业局、重庆市人力资源个社会保障局举办的“重庆市小微企业法律法规培训”,邀请重庆志同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担任主讲老师,主要针对《劳动合同法》和《人力资源》进行了讲解。对企业和员工都关心的问题:职工养老保险、工商、医疗、失业保险政策,公积金规定、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处理技巧等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分析并结合案例与参加培训的员工探讨,解答劳动者的实际问题。企业管理者在培训后,紧密结合《劳动合同法》进一步规范人力资源工作;针对新法变化及时调整劳动合同管理中的相关工作;修订有关规章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公司还组织企业管理人员参加由重庆市渝北区工业企业联合会主办的“渝北区工业企业治理法律风险防范培训班”。邀请中国股权管控第一人,中银律所高级合伙人、中国财富管理研究院院长、国家发改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特聘教授唐潮,上海乐邦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中国法学会、中国物流学会、上海律协业委会委员王厚忠,以及上海交大、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的讲师授课,让企业管理者通过学习更加明确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在新的经济发展趋势下,必须要顺应法治浪潮,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企业法治文化的精髓是“管理科学、全责明确、讲求效益”,与企业文化中的“严守承诺、用于担当、实现价值”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指导企业诚信、合法、有效经营,保障企业资产的运营安全,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的合法利益,实现企业资产保值增值。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首先树立依法经营管理理念,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并将法律观念和基本法律知识融入现实的企业经营管理之中,提高依法经营管理水平。企业董事会对防范风险承担最终责任,经营层对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执行承担责任。企业内部部门和岗位的设置权责分明、互相制衡。建立了民主、透明的决策程序和管理议事规则,高效、严谨的业务执行系统,以及健全、有效的内部监督和反馈系统。
“企业在法律宣传方面还未运用新媒体传播,在以后的法律宣传学习发面应加大这方面的运用,将定期在企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上加强法律宣传。”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法律进企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从而使整个社会进一步达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良好的法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