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备受各界关注的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在北京正式揭牌并启动运营,这将对破解小微企业、“三农”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起到实质性推动作用。
今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由中央财政发起、联合有意愿的金融机构共同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7月26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有限公司注册成立,首期注册资本661亿元。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在通过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业、“三农”等普惠领域,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财政部副部长刘伟指出,国家融担基金公司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基金队伍建设和各项工作始终置于党的坚强领导之下;要找准定位,聚焦主业,坚持政策性融资担保准公共产品定位,紧密围绕缓解小微企业、“三农”等普惠领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开展各项业务;要充分发挥增信、降费、分险功能,为企业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融资担保服务;要严格管理,规范运作,建立行之有效的正向激励约束机制,有效管控风险。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安排,基金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保本微利、管控风险”的原则,以市场化方式决策、经营。加快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出资到位,努力实现每年新增支持15万家(次)小微企业和1400亿元贷款目标。初步测算,今后三年基金累计可支持相关担保贷款5000亿元左右,约占现有全国融资担保业务的四分之一。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将采取股权投资、再担保等形式支持各省(区、市)开展针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创新创业的担保业务。具体来说,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主要与省级再担保公司开展业务,支持辖区内的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此外,还可通过对省级再担保公司进行股权投资,以增厚省级再担保公司资本,壮大担保机构的风险抵御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负责人表示,由于各地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发展不平衡,功能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希望通过合作和引导,推动地方政策性担保机构逐步实现规范发展,体现在突出主业,降低费率,做大规模,控制风险,银担合作,形成体系,政策支持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融资担保基金要求业务以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为主,并逐步达到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80%,其中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融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50%的政策要求。
下一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将与全国性银行机构加强沟通协调,深入开展“总对总”合作,推动建立自上而下的银担合作机制。同时,通过加强业务合作,引导地方政策性担保机构规范经营、提升信用,筑牢银担合作基础,形成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与商业银行共同参与的融资担保风险分担机制,共同为小微企业、“三农”提供优质的融资担保服务。揭牌仪式当天,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分别与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等8家省级担保再担保机构签订了再担保业务合同,与建设银行等7家商业银行签订合作协议,明确了担保机构与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担比例,及银行对政策性担保业务的其他优惠政策支持。(相关报道见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