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
投资贸易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对口帮扶不断深化
作者:
■冯玲本报记者管弦
9月10日下午,记者从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贵州自2016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以来,开放型经济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2017年经济增速分别为10.5%和10.2%,2018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10%。
省政府副省长、省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卢雍政介绍,通过两年的建设,实验区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体现为投资贸易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平台不断完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与省外境外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开放式扶贫成效显著等。
投资贸易方面,建立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申请“一窗受理”制度和出口退税便利化工作机制。建成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搭建跨境电子商务“5+1”综合服务平台。贵阳市获批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贵州(昌明)国际陆港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黔中(安顺)获授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和全国优秀物流园区,开通了“贵阳-杭州”全货机航线。此外,金融创新加快发展,口岸功能进一步完善,南向通道建设有序推进,区域性物流枢纽地位初步形成。
对内对外开放方面,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形成,通航机场实现全省市(州)全覆盖。形成了“1+8”国家级开放平台。成功举办数博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酒博会、贵洽会等重大开放活动。境外经贸合作平台加快建,云上贵州(班加罗尔)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在印度班加罗尔正式挂牌运营。
优化营商环境方面,2017年,贵州采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标准对全省营商环境开展了第三方评估,今年正在全省开展优化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通过持续发力,厚植做大产业、做强企业的土壤。积极对接世界银行标准,对全省营商环境开展了第三方评估。颁布实施《贵州省外来投资服务和保障条例》,制定实施《贵州省建设社会信用体系与大数据融合发展试点省方案》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
省外境外经贸合作方面,开展了产业大招商突破年行动,2016年、2017年引进省外到位资金分别为8086亿元、8806亿元。2018年上半年引进省外投资项目5722个,引进省外到位资金5611.9亿元。外贸转型升级步伐加快,2018年上半年,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1.39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位列全国第10位。省内优势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全省“走出去”企业达到142家。利用外资水平有新提高,一大批全球500强企业落户贵州。
在开放式扶贫方面,对口帮扶不断深化,社会帮扶力度加大,国际减贫合作不断深入。2016年和2017年全省分别减少贫困人口121万人和12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14.0%下降到2017年的7.75%,减贫和易地扶贫搬迁人数全国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