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应对贸易摩擦的几点思考

作者: ■刘晓惠

    自今年6月份以来,美国先后抛出了两个关税清单,计划对价值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分别加征25%和10%的关税,为了减少美国加征关税对我国制造业的冲击,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我们在制定应对策略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要以产业均衡发展为目标
    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端制造业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重要。2017年,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在我国总出口中占比为20.1%,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而机电产品出口占比为58.4%,比上年增加0.7个百分点。
    从美国的关税清单来看,我国高端制造业受到的冲击远远超过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具体表现在:我国机电设备、车辆、航空器和运输设备等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同时出现在美国的两轮关税清单上,而纺织品服装、鞋帽和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仅出现在第二轮关税清单上;被列入加征关税范围的上述第一类产品总值在该类产品对美出口总额中占比均在60%以上,被加征关税的车辆、航空器和其他运输设备价值在其对美出口总额中占比更是高达96.2%,相比之下,被纳入美国加征关税范围的纺织品服装和鞋帽总额,在我国对美出口的这两类产品总额中占比分别为9.6%和9.9%。
    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如何最大程度减少贸易摩擦给我国高端制造业带来的冲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我们也不能因为传统制造业受到的冲击较小而不去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因为我国传统制造业在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中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以纺织品服装行业为例,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该行业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纺织品服装业对国内天然纤维原料的需求,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对外贸易中,得益于相对完整的国内产业链,我国纺织品服装业的整体国内增加值较高,居世界中等水平,而我国自动数据处理设备、计算机和电子产品的国内附加值占比则远低于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怎样使包括纺织品服装业在内的传统制造业在危机中生存发展,为之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同样是我国目前需要关注的问题。事实上,保护传统制造业,并不意味着保护落后。一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方法生产。如果我国企业能够持续不断地改进技术,研发新产品,提高品牌价值,那么我国的服装业也可以变为高端产业。
要重视贸易摩擦对民营企业的影响
    我国的民营企业吸纳了80%的城镇就业人口,对税收贡献超过了50%,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从事的是制造业和服务业。2017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的285家是从事制造业的。传统制造业是我国民营企业最为密集的行业之一。2015年,纺织业中主营业务收入的近80%是由民营企业创造的。在我国玩具出口总额中,民营企业出口占比为53%。近年来,民营企业的投资领域逐渐扩展到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华为和联想分别跃居2017年民营企业500强中的第1位和第6位。
    根据我国海关的数据,2017年,我国民营企业产品出口总额在我国出口总额中占比为46.5%。民营企业的出口产品,既包括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也包括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基于这一背景,美国的加征关税政策,将会使从事各行业的民营企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然而,相对于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我国民营企业通常面临着融资难、税费负担重和生存环境恶化等问题,抗风险能力普遍偏弱。因此,如何帮助民营企业平稳地度过危机,是政府部门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要从多个层面采取应对之策
    针对美国加征关税政策给我国制造业带来的不良影响,我国政府和企业需要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第一,政府的对策。
    目前,我国企业不仅面临着日益上升的人工成本,还面临着较高的税收成本和其他制度性成本。例如,我国棉花进口配额的存在,使得某些纺织企业在澳大利亚种植的棉花不能直接进入国内市场,而需要先送到印度纺成纱,然后再进口到中国进行加工。这不仅让印度等国获取了大量利润,还凭空增大了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经营成本。虽然今年6月政府部门适度放宽了棉花进口配额管制,但还不足以满足国内企业的需求。
    因此,我国政府要及早实行减税政策,并大幅度降低各种制度性的交易成本。此外,政府需要采取的对策还包括: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鼓励企业有效地利用外资;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鼓励企业的技术创新;重视人才的培养;协助各行业设立严格的技术标准,并加强监管,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
    第二,企业的对策。
    我国出口企业要根据自身经营状况,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并相应地调整经营策略。
    其一,继续向美国市场出口产品。如果企业原本有多个目标市场,或在美国市场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那么这些企业可以选择维持对美国市场的出口。但是从长期来看,这些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成本。例如,我国的纺织品服装企业可以选择到东南亚国家等去投资设厂,并利用这些国家的优惠关税政策,绕开美国的关税壁垒。企业还可以采用人工智能来降低成本。事实上,在《中国制造2025》中,智能制造已经被定为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企业把人工智能技术和企业生产结合起来,既可以解决人工成本过高的问题,还可以保证产品的品质,提升生产效率。
    其二,开辟新的国外市场。我国各个产业发展比较均衡,出口产品种类齐全。面对美国市场的高关税壁垒,我国出口企业可以设法开辟其他国外市场,例如东欧市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等等。近年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品出口在快速增长,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是我国出口的主要产品。在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总额中,民营企业的出口占比高达46.5%。由此形成的宝贵经验,为我国企业拓展新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三,开拓国内市场。以玩具业为例,中国既是玩具的生产和出口大国,同时也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玩具消费国。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育政策的调整,国内玩具市场潜力巨大。我国玩具生产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时,可以根据消费者的收入和偏好对市场进行细分。在增加中低档玩具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发高端玩具市场,推出具有高附加值的品牌玩具,诸如富有科教功能的玩具和玩具机器人等等。此外,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各种老年用品的需求都会增大。然而,中国老年用品的供给严重不足,且低端的不合格产品较多。在这个背景下,企业可以研发生产能够满足老年人需求特点的新型家居、交通工具和服装产品。
    从长期来看,无论选择哪个目标市场,企业只有不断地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品质,研发新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