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工商联:创新法律服务体系有特色

作者: ■奚莹
    
    近年来,镇江市工商联坚持求真务实,注重开拓创新,建立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实现省市县法律服务工作的“无缝对接”,通过“一本案例、两个走进、三个加强、四项机制”的特色法律服务,引导民营企业家知法、懂法、守法、敬法,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服务促进“两个健康”。
编印“一本案例”当好“小郎中”
    适应新常态下企业需求,围绕民营企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对症下药,镇江市工商联编辑出版了《以案说法——企业与商会法律风险防控》企业家法律知识“口袋书”,受到镇江市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将该书收入“七五”普法教材,第一批已发放3000余册,为民营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打好“预防针”。
深化“两个走进”做好“店小二”
    围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镇江市工商联组织政法部门与民营企业双走进,形成“两个健康”服务模式。
    一是组织民营企业走进政法部门。走进法院旁听庭审、参加知识产权发布会、开展警示教育等,通过实地感受,加强企业家对法律的敬畏,提升依法治企的自觉性。
    二是组织政法部门走进商会和企业。与市司法局、市经信委等8部门联合开展“法企同行”送法进企业活动,建立企业信息资源互通共享机制、企业风险隐患预防预警机制、企业矛盾纠纷调处联动机制、服务困难企业法律援助机制等,帮助企业有效防范法律风险。
落实“三个加强”打通“最后一公里”
    首先,加强“同心”法律服务。2012年率先成立“同心”法律服务律师团,拥有“同心”律师30余名,走访民营企业4000余家,受聘担任常年法律顾问500余家,开办法律讲座百余场,提出合理化建议近千条,化解劳资纠纷200余次,代理诉讼800余件,为企业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8亿余元,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其次,加强守法诚信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将守法诚信纳入考核,并作为评先选优重要依据;在家居装饰行业、餐饮行业开展“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签名立誓、公开承诺、座谈讨论活动;组织开展镇江首届“诚信之星”“诚信标兵”活动,其中镇江市工商联8家会员企业入选其中,守法诚信理念在镇江民营企业中蔚然成风。
    同时,加强企业法治文化建设。打造“商道酬信”金字招牌,创新性地开展“政商新关系、亲清当模范”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讲经说法”民企行,通过“线上”+“线下”模式,提升企业防范法律风险能力;树立民营企业家“五为五不为”标准,引领向上向好风尚;创建亲清文化示范点,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向典型学习、向示范看齐,争创亲清企业文化;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打造工商联“亲清之家”。
探索“四项机制”促进行业自律
    建立工商联与政法部门的合作机制。包括与市检察院的预防刑事法律风险机制、与市司法局的“法企同行”机制等,做到沟通无障碍,联系零距离。
    建立涉企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进人民调解、个案协调,使商会调解成为维护民营企业和谐发展的“稳定器”“调节阀”,去年成立全市首家商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至今已成功调处案例10起,标的1000余万元。
    建立信用评价体系。镇江市工商联联合市信用办等建立民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并将信用评价成果运用到招投标、核验对方单位资信等方面。配合检察机关建立健全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协助其为民营企业提供查询服务万余次,加强了社会征信体系建设。
    探索建立自律公约。率先发布镇江市民营企业亲清自律公约,推动丹阳市汽车零部件行业商会发布从业人员流动自律公约等,促进依法治企,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