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注重打牢基础 完善服务平台
大连市甘井子区多方发力建设“五好”工商联
作者:
■崔丽光
大连市甘井子区工商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注重全面打牢基础、建好过硬队伍、完善服务平台,不断提升“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水平。2015年和2017年,该区工商联先后两次获评为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
加强“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该区有很多经验,主要做法有:
首先是注重抓基层、打基础,不断增强工商联工作的支撑力。一是不断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加大基层商会组织建设力度,实现基层商会组织全覆盖。全区14个街道全部建立了商会组织,在6个行政村建立了村级商会组织。加快行业协会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先后成立了电子商务、物流、物业、水产加工等行业商会。建立区级商会大厦。不断推进基层商会法人注册工作。二是不断强化基层商会党建引领。各街道党工委对商会工作非常重视,以辛寨子街道和大连湾街道为典型,充分发挥党工委的示范作用,推动街道商会建设。大连湾模式特点是以非公企党建联盟为抓手,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以优质服务凝聚企业,街道不仅提供了专门的商会办公场所,每年还拨款30万元,用于商会各种活动和专职人员的工资,全力保障商会各项工作的开展。三是不断创建新的工作载体。随着我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为适应形势要求,2016年成立了“甘井子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成员单位搭建“线上+线下”的技术创新与沟通交流的载体平台。今年成立了“加益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加速推进科技成果在企业生产中的转化。建立异地商会工作机制。逐步形成了党委政府与商会组织、民营企业联合联动的良性发展。建立会员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区工商联建立了会员一站式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办公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会员服务系统,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目前基本框架已经完成,正在等待与全区建立的企业数据共享平台并网。
其次是注重抓典型、树形象,不断增强工商联组织的影响力。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典型。以多种形式在会员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发现典型、培养典型。先后开展了“百企联百村”、民营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进养老院”、“访百家企业,促转型发展”、开展对六枝特区的对口帮扶等活动。在这些主题活动中,发现了一批批有责任有担当的优秀典型。比如大连新钢集团董事长王英新为没有电梯的老旧养老院安装电梯椅,解决老人们上下楼困难。多年来,全区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达1万多人,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二是以政治推荐为渠道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对优秀企业做好政治推荐工作,在全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树立了优秀的群体形象。三是以表彰奖励为手段推广典型。对创新创业实、科技含量高、转型发展快、社会贡献大的优秀企业家及时进行表彰鼓励。去年经济工作会上,全区拿出1700万元对100多家非公企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表彰奖励,帮助企业争取科技支持资金2490万元。营造了弘扬企业家精神,创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的浓厚氛围。
再有是注重抓服务、建平台,不断增强工商联的凝聚力。在多年打造各项服务品牌的基础上,结合辖区实际,重新整合辖区资源,搭建更细致更实用的服务平台。已经建有专家智库平台、政策咨询平台、法律咨询平台、融咨询平台、校企合作咨询平台等,分别由相关领域的主管领导和专家组成。在智库的平台上,全面开展对企业的各项服务,政企精准对接。通过政企之间的精准对接,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效果,政企之间的“倾诉”与“倾听”,有效增强了彼此理解,营造了企业家是社会稀有资源的良好氛围。
第四是注重抓制度、促规范,不断增强工商联的执行力。一是建立完善领导班子工作制度。建立了领导班子四项工作制度:培养任用制度、轮值办会制度、述职建档制度、走访联络制度。把管理落到实处。二是建立专委会工作制度。为方便执委们相互沟通联系,建立了法律、政策、人才、宣传、经贸联络、金融、参政议政等七个专门工作委员会。今年建立了青年企业家专委会,并完善相关制度。三是建立基层商会工作制度。对各基层商会下发了“四好”商会建设的标准,要求各基层商会围绕与会员密切相关的主题开展活动。建立对基层商会的考核制度。把街道商会工作纳入到全区的绩效考核中,制订了考核实施细则,加大对基层商会的考核力度。各街道积极努力,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活泼的多种活动。
(本文作者系大连市甘井子区工商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