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实行生活垃圾全程分类

作者: 【记者杨联民李刚30日上海报道】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今日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黄融介绍了《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相关情况。
    上海自2000年成为国内首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以来,开展了许多基础性工作,为垃圾全程分类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定的共识。此次计划按照“建体系、整区域、提能力、重实效”的思路,预计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以法治为基础、政策完善、技术先进、社会协同,与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发展定位相适应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基本实现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居民区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生活垃圾分类质量明显提升。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能力达到3.28万吨/日以上,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黄融指出,在这一体系建设中要按照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效果导向,突出四个方面:
    一是更加注重全程分类。围绕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对每个环节都提出了定量、定节点的任务目标。二是更加注重全域覆盖。在原来一个小区、一个单位零散推进的基础上,实施整街镇或整行政区推进垃圾分类,构建既完整又具有规模化的收集运输处置管理链。三是更加注重全民参与。通过基层党组织、居委、业委、物业、志愿者组织形成“五位一体”联动机制,积极落实居住区、单位的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职责。四是更加注重精细化分类。明确“一严禁、一鼓励、两分类”:严禁将有害垃圾混入其他垃圾投放,鼓励市民将可回收物单独存放集聚后售卖或交投,日常要坚持干湿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