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为大蒜代言”点赞但不提倡
作者:
■尚凡
近日,一段时长约1分半的、河北大名县县长苏雷芳为当地蒜农代言销售大蒜的视频,在当地引发关注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面对扑朔迷离的市场需求,信源单一化的农民往往很难准确把握,不免盲目跟风,别人种什么,自已就种什么;当所种植的农产品超出了市场的需求,难免会出现滞销现象,这时种植户的利益就难以得到保证,甚至会血本无归。
现实中,农产品滞销现象,可谓是层出不穷。究其原因,是市场无情,让种植户们捉摸不定,难以准确把握市场走向,很难做到按市场的需求安排生产。
利益与风险同在,本就是经济市场的天然法则,而面对农产品滞销,人们往往习惯于将矛头对准市场,或者寄希望于政府,想要政府为自己排忧解难。不可否认,人民政府理当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然而有时候,面对市场问题,其实政府也同样无奈。
市场经济能有效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从而有力地促进生产发展;在当前生产力条件下,它不失为一种好的经济模式,所以,断断不能也不可因其“无情”,而重新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
农产品滞销,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避免的现象,但终归不是好事。政府出面帮助销售,固然能解燃眉之急,却不是万全之计。要有效化解农产品滞销问题,除了让“县长代言”外,还需作出更多努力与探索。
其一,要尊重市场规律,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安排生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要注重信息收集、整理,及时、慎重地提出建议、以至于发出警示,引导农民逐步学会怎样去把握市场规律,从而科学安排生产,将风险化解在萌芽之中。
其二,大力发展农产品保险事业,教会农民合理规避风险。维护农民利益,保护其生产积极性,是地方政府分内之责,为此要加大投入,以政府出资与农民出钱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农民自觉为农产品投保,力争将潜在损失降至最低。
其三,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确保农产品能够流通顺畅。要有效化解农产品滞销的难题,地方政府还需积极培育市场,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打通市场瓶颈,积极开拓市场,创新销售方式,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有利的条件。
总而言之,县长为滞销大蒜代言,虽是应急之策,却非长久之计。要有效化解此类问题,还需“县长们”继续励精图治,不断完善农产品市场,使得农民在市场海洋里“学会游泳”,只有这样,才能让问题得到更为有效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