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大家庭:有态度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

上百位浙江在沪商会秘书长论道社会组织发展

作者: ■李嘉
    在沪浙商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商会打造成党和政府可信任的“红色之家”。中国特色的商会,新时代承担新使命的商会,首先要讲政治,而讲政治也是浙江商会的“优良传统”和“特色优势”
    5月29日,“使命·创新·价值”2018社会组织发展论坛暨浙江省在沪商会秘书长联席会第九次会议举行。
    浙江省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赵小敏出席并讲话。会上表彰了2017年度各级商会秘书处先进工作者,金兴荣、段寅燕、厉蓓蕾、侯承斐、周迪宇、王黎明、程仙明、林坪、方建玲、姚林章等10人荣获先进称号。在全新推出的“社会组织发展论坛”上,上海市浙江商会党委副书记、秘书长吴仲春,香港中华工商总会行政总裁、秘书长陈峰做了主旨演讲;衢州市上海商会会长、巨腾实业集团董事长罗欣等参加了对话。
    时代赋予的使命
    经过三年的探索、磨合,浙江省在沪各级商会秘书长联席会议已形成了常态化的沟通联络和分享交流的机制,在开放和包容的框架下,探讨年度重要工作、分享交流办会经验、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等。新时代下对社会组织有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期待,包括政府职能的转移、引导非公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两新组织的覆盖等。十九大报告先后5次提到“社会组织”,与五年前更多着眼“顶层设计”“原则要求”和“基础工作”相比,十九大报告更体现在“作用发挥”“深入推动”“多方动力”等方面,要求更高、落点更实、期待更重。抓住新时代的机遇,进一步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发扬浙商创业创新的精神,实现社团组织的价值,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谈及“使命”,浙江省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赵小敏说,在沪浙商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商会打造成党和政府可信任的“红色之家”。中国特色的商会,新时代承担新使命的商会,首先要讲政治,而讲政治也是浙江商会的“优良传统”和“特色优势”。他希望上海市浙江商会的党委发挥带动作用,帮助指导在沪商会和会员企业加强党建工作。其次要“增强服务能力”,把商会打造成浙商可依靠的“温暖之家”。赵小敏表示,服务会员是商会的“立会之本”,要把增强服务能力作为商会的“生命线”,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他对上海市浙江商会在金融、法律、医疗等平台的创新表示肯定,认为这是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维护会员企业合法权益,引导践行新型政商关系的有力举措。第三要“善于担当进取”,把商会打造成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的“责任之家”。责任担当是商会的金名片,是大船行稳的压舱石,也是今天大会最重要的主题。他希望商会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国家担当,为社会尽责,为上海发展当好桥梁纽带,为家乡高水平建设作出贡献。
    赵小敏还肯定了上海市浙江商会今年的工作“有重点”“有特色”“有创新”,几家商会的秘书长发言有思想也接地气,“从全国来看,上海市浙江商会和在沪浙商都是标杆和旗帜,特别是商会秘书处自身建设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今天会议有上百家浙江在沪商会秘书长参会,展示了浙江在沪商会的凝聚力。我们的商会不仅仅是体量大,更是影响大,“省工商联感到十分欣慰和自豪”,希望联席会议团结凝聚浙江在沪商会和广大浙商真正成为有态度、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大家庭。
    让创新融入血液
    从两青论坛的“传承、创新、融合”到党委的“引领两新组织创新发展论坛”,再到今天的“使命、创新、价值”,商会近年组织的会议、举办的活动紧扣着“创新”二字。
    据上海市浙江商会常务副秘书长陈丽群介绍,2018年商会将全面推进“一二三四”工作,即全力以赴完成换届“一号工程”,会员服务与产业服务“两手发力”,党建引领、组织发展、分会建设“三项并举”,政会合作、浙商回归、国际交流、品牌活动“四潮迭起”。无论是红色“引力波”的党建品牌,还是基于大数据提供“大会员服务”,无论是“牛排共享理论”,还是以教育委员会为基础、以浙商学院为核心、以专家智库为驱动的三位一体教育服务平台,或者今年重点推出的品牌服务委员会,都是开商会工作之先河。陈丽群说,迈进新时代、承担新使命的社会组织,要的就是“新作为”。
    两青组织的创新力量来自于“青春”本身。上海市浙江商会副秘书长、青联执行秘书长、上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秘书长段寅燕提到,从“传承、创新、融合”中诞生的两青组织,一方面要学习、继承、发扬老一代浙商精神,另一方面要勇于打破桎梏,塑造新一代的浙商精神。段寅燕从价值引领、活动主题和形式创新、资源平台范围拓展、制度建设等不同角度做出分享,并表示两青将继续建设沪上浙籍青年传递梦想、分享智慧、交流叙谊、创新发展的精神家园。
    被调侃“朋友圈只有领馆和高尔夫球”的上海市杭州商会秘书长肖民,分享了商会如何践行“一带一路”战略,助力企业拥抱国际市场。早在几年前,上海市杭州商会就独树一帜地开始大量、深入、有效的“国际化交流”,经过三年走访和交流,已与76家驻沪总领馆建立了互信友谊,与23家国际商会建立深度合作,为协助企业拓展国际版图提供有效的信息和资源。在“细分市场”做精做透的上海市杭州商会,在众多的地市商会中可识别度很高,因为做别人还没做的事、做强别人不强的事,就是创新。
    上海奉贤台州商会秘书长姚林章强调要依靠政治建会、党建引领,真正做到听党话、跟党走,“两个健康我带头”。无独有偶的是,近日民政部发布《关于在社会组织章程增加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内容的通知》,提出社会组织是党的工作和群众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加强党的基层建设组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领域,要求社会组织“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浙江省各级在沪商会在党建工作中与时俱进,甚至领先一步,说明“创新”一事无处不在。
    社会组织的价值
    作为今天会议的重头戏,秘书长联席会议创新推出“社会组织发展论坛”,邀请了上海市浙江商会秘书长吴仲春和香港中华工商总会秘书长陈峰做主题分享,可谓“用心良苦”,更多“地气”和更多“洋气”的两家大型商会秘书长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社会组织的价值”。
    “专注、专心、专业,方能行远。”上海市浙江商会党委副书记、秘书长吴仲春说,“要增加大家的存在感、参与感、归属感、获得感,扩大商会的吸引力、影响力、号召力、动员力”。吴仲春表示,社会组织的价值在于“承接一些政府做不到、做不好或不便去做的事,办成许多单个企业难以办成的事”,所以商会要走到会员中间,了解企业运行状况,指导企业发展,维护会员权益等。
    吴仲春还结合自身的“秘书长之路”,和与会人员现场探讨“如何做好秘书长”:重理想而轻利益,讲道义而轻荣誉,多付出而轻回报,“秘书长”这个角色并不容易做,他/她需要热情、友善、有同情心,需要乐观、果敢、有执行力,需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建立的是肝胆相照的关系”,吴仲春对所有的秘书长说,“让我们一起,在挑战中成就自我,在付出中感知幸福”。
    香港中华工商总会行政总裁、秘书长陈峰提到,工商总会的作用是促进工商社群和谐发展、共谋商机,繁荣香港、振兴中华,在维护会员权益、引导会员参与公共事务、服务社会方面做出贡献。工商总会积极加强与内地商会组织及政府交流沟通,促进合作共赢,“我们越来越深刻地知道,背靠祖国大陆,香港才会更加美好”。除此之外,商会为会员国际间的经贸交流、投资促进、康体休闲等方面能做许多事情,社会组织的价值不一而足。
    论坛上,衢州市上海商会、上海巨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欣,绍兴市驻沪联络处副主任俞灵燕,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工会主席、总裁助理潘恒宁,上海市浙江商会副秘书长、法律委员会秘书长、金融服务委员会秘书长顾国强,上海市嘉兴商会副会长、秘书长吴臻祺,温岭市委人才办驻苏浙联络处主任、温岭籍在沪科技人员联谊会秘书长、上海温岭商会秘书长邬国友也就“使命·创新·价值”的话题进行了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