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猫创始人李天驰:

编程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作者: ■本报记者郭钇杉

    2015年,还是研究生的李天驰和孙悦各自放弃三个硕士学位,回国参加“傅盛战队”创业孵化比赛,从1万多个参赛项目中突围入选5强,从此开启了他们的创业之旅,“再不创业就要毕业了”,李天驰和孙悦并不后悔辍学创业,两人从小接触编程,一拍即合。
    目前,编程猫团队已有700多人,其技术团队自主研发了适用于中国6到16岁青少儿的编程工具矩阵,平台用户已超200万,接入全球公立院校3000余所。此外,编程猫还与SONY、优必选、猎豹移动、达力动漫展开深度合作,寻找少儿编程更多向外的发散点。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编程猫已获得7次融资,其中包括来自高瓴资本领投,清流资本、清晗基金、猎豹移动跟投的1.2亿B轮融资。在新一轮3亿元融资发布会上,李天驰表示,今年编程猫的战略重心在于全面开放合作,此轮融资将继续用于新产品与课程的研发,联合一线教学工作者和教育专家进行全学科教研工作,用人工智能的方式来完善在线教育。
    据了解,新一轮3亿元人民币融资由招银国际领投,新京报与北京文投集团旗下的山水创投及寻找中国创客导师基金、松禾资本跟投。此次融资是迄今为止少儿编程教育领域融资数额最多的一起融资事件,同时也奠定了编程猫在编程教育领域内第一梯队的行业位置。
    编程猫近日发布了一款全新产品--移动端图形化编程工具Nemo,这款产品最大程度地使编程跨越了电脑的边界,让编程在任何一个可以玩王者荣耀的场景下发生。李天驰说,“通过编程控制虚拟世界,孩子们就有了认识真实世界的工具,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让孩子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编程,对生活进行改造。”
    李天驰认为,“少儿编程不是一个新的知识体系,而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当一个孩子利用Nemo在编写一个抽奖小程序的时候,他实际上也在设计,在把真实的转盘转动的模式进行抽象化处理并转换成计算机能理解的模式,这样的思考方式不仅仅对编程有用,事实上他对世界的认知也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是一种通过编程来重构真实世界的学习方式。
    技术一直是编程猫的核心竞争力。自创立以来,编程猫的少儿编程工具矩阵已有七款产品。其课程基于自主研发的编程工具,以跨学科,游戏化教育和PBL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进行课程设计,打造了技术和内容的双重壁垒。
    李天驰还谈到,作为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编程猫不是一家以培训为主营业务的公司,编程猫的价值也不在培训。编程猫能为置身于各个赛道的企业提供一体化编程教育解决方案,目前正积极地以开放的姿态向各个行业展开合作。
    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大背景下,编程正逐渐成为未来世界的基本素养。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让人工智能编程教育的普及成为教育领域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家技术驱动的少儿编程教育企业,编程猫也一直为了这一目标而努力。编程猫从底层架构出发自主研发适用于中国6-16岁少儿的编程工具矩阵,拥有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其中包括2D、3D图形化编程工具,以及可转换图形化编程语言的python代码编程工具——Wood编辑器。目前编程猫平台用户已超200万,接入全球公立院校3000余所,编程猫课程内容将进入国家和省级相关教材。
    目前编程猫已经和多个领域的企业展开合作,其中,编程猫与SONY、人工智能领先企业优必选达成深度合作,推出人形智能教育机器人Alpha Ebot,还与猎豹移动联合打造智能儿童陪伴机器人豹豹龙。此外,编程猫还与达力动漫一同制作根据张景中院士和李毓佩教授的科普名著改编的全球第一部编程教育科普动画《编程荒岛历险记》。
    接入编程猫体系的任何智能硬件都会变成可编程化的,而编程猫愿意与各行各业开放合作,在未来,编程猫将以更专业的姿态面向各行各业展开合作,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赋能少儿编程教育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