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积极履责带来“八方共赢”
作者:
■本报记者田未
红豆集团草创于1957年,历经60多年的成长,截止到2017年,红豆集团营收达到603亿,位居中国百强民营企业第82位。从一个家庭作坊,成长为上市公司,红豆集团在新理念、新模式探索下取得的瞩目成就,也成为了中国民营企业的标杆。
红豆集团一直以来十分注重社会责任,积极扶贫帮困,不断回报社会。目前,集团内部已经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党建+社会责任”三位一体的现代企业制度,并将企业党建和社会责任置于更高更优先的位置。
于企业而言,感恩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文化,只有将感恩之情真正融入企业文化之中,它才会变成企业的自觉行为。红豆集团文化核心是一个“情”字,亲情、友情、爱情,而这其中的核心便是感恩。“企业在享有社会资源的同时,应当承担社会责任,以己之力回报社会,这种责任和回报就是感恩”。红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兼CEO周海江这样说。正是在这种感恩情怀下,他带领着红豆集团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回报社会。
履行好政治责任、发展责任和社会责任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983年,一家针织厂即将倒闭之际,一位名叫周耀庭的人接手了这家企业。受唐代诗人王维《相思》诗句的启发,周耀庭选取了“红豆”作为企业名字,并于1984年注册为商标。至此,一家民营企业从名不见经传开始,开启了一段传奇的发展历程。
红豆集团草创于1957年,不足500万的小型针织企业,历经60多年的成长,截止到2017年,红豆集团营收达到603亿,位居中国百强民营企业第82位。从一个家庭作坊,成长为上市公司,红豆集团在新理念、新模式探索下取得的瞩目成就,也成为了中国民营企业的标杆。周海江说,红豆集团之所以获得今天的成就,一是坚持紧跟党的政策,这样企业发展就不会走歪路、走弯路,二是要有创新和变革精神,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红豆秉承自己蓬勃的红色基因,主动承担着民营企业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目前,红豆集团内部已经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党建+社会责任”三位一体的现代企业制度,并将企业党建和社会责任置于更高更优先的位置。
在这个模式中,“现代企业制度”是基础,通过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协调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关系,规范企业行为,激发内在动力;“企业党建”是灵魂,是企业发展的正确导向和可靠保证,通过党建工作形成企业独特竞争优势,推动企业利益与国家、社会利益高度统一;“社会责任”是使命,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稳定和谐。
去年,作为党代表的周海江在听完十九大报告之后,激动地表示,这次党代会报告发出了最强大的中国声音,那就是中国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在这一过程中,少不了民营企业的参与。“非常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让我动力倍增,责任倍增。作为民营企业家代表,要努力为实现中国梦履行好三种责任,即政治责任、发展责任和社会责任。”他这样说。
周海江认为,作为民营企业家要听党话,跟党走。“听党话”就是听党中央的话;“跟党走”就是跟党的方针政策走。在思想上要坚定理想信念,在行动上,民营企业要加强党建,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民营企业还要加快转型升级、加快发展,解决更多就业,惠及更多百姓,民营企业要模范地履行好社会责任,做好企业公民,回馈社会。
“总书记在报告中讲到了我们有三大攻坚战,其中一大攻坚战就是扶贫攻坚。”周海江表示,作为民营企业党代表,要带头帮助困难的群体,带他们一起迈入小康社会。红豆集团一直以来注重社会责任,积极扶贫帮困,未来还将继续带好头。
探索公益长效机制
红豆集团一直以热心社会公益、不断回报社会而闻名,这离不开周海江和其父亲周耀庭的公益情怀。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周耀庭每到过年就要给附近的孤寡老人送去大米、食品、棉被、现金等物品。1990年,他出资15万元,为荡上村小学建起了一幢教学楼,使300多名小学生坐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1995年,他捐款15万元救助身患白血病的北京服装学院毕业生宋颜,圆了其办时装展览的梦想,并资助她做了骨髓移植手术;2011年他向无锡红十字会捐赠300万元成立了红豆杉抗肿瘤基金……周耀庭几十年如一日,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关爱弱势群体、奉献社会的传统美德。
在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热心公益等善行义举上,周海江与父亲周耀庭一样非常“大气”。汶川地震后,周海江个人缴纳100万元特殊党费;2009年,他个人向受风灾的台胞捐款100万元;2010年,他个人又向玉树灾区捐款100万元;2010年周海江个人又向聚源、映秀、北川三所中学各捐100万,共计300万,设立“七一红豆奖学金”。此外,周海江十多年坚持帮扶困难家庭,他个人结对帮扶的就有6对,每年年底他都要亲自到特困户家庭慰问。
但是,以前的慈善捐助都相对缺乏长期、稳定性。如何能够更专业、更高效地回报社会?如何更好地监督善款的使用?周海江和周耀庭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最后,他们决定通过建立独立载体和专业平台,建立公益长效机制。
2015年3月24日,周海江和其父亲周耀庭个人捐资1000万元,成立“耀庭慈善基金会”。这不仅圆了父子二人多年夙愿,也进一步诠释了红豆的大爱。
基金会主要面向红豆集团股东个人募集善款,目标是逐步扩大规模至1亿元。基金会定位于“汇聚爱心,救助社会弱势群体,推动和谐社会构建”,使红豆集团慈善事业基业长青,彰显了企业家强大的社会责任感。基金会成立以来,先后举办了关爱红豆杉里百岁老人、建党74周年活动、春天行动等多次公益活动,连续三年举行关爱当地百岁老人、老干部、老党员活动,受到社会广泛好评。2016年9月,周耀庭、周海江父子向无锡耀庭慈善基金会再次捐款1000万元,使基金会的资金规模进一步扩大。
“党内关爱工作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影响到基层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周海江从事党务工作30多年,深知基层党务工作者的辛苦和基层党建工作的难处。
2017年5月,在征得组织部门同意后,周海江个人出资2000万元设立了“无锡红豆关爱老党员基金”,这也是全国首个党内关爱私募基金,主要用于关爱老党员、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以及激励基层党建理论研究成果、资助党建特色工作和党建阵地公益项目等。周海江表示,作为党代表,能多为党的事业作一点贡献,自己觉得非常荣幸。多年来,周海江在公益事业上,个人捐款总额已超5000万元。
弘扬传统文化
打造“红豆七夕节”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2014年的文艺座谈会上讲过,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再次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吹响文艺繁荣号角:“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多年来,红豆一直在致力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红豆文化的核心是情文化,是爱和奉献。而热心公益正是红豆向社会传达大爱的行为,也是红豆情文化的展现。红豆集团将公益责任融入企业血液,成为了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其倾力打造的“红豆七夕节”,就是企业弘扬民族文化的体现,是打造文化品牌的举措。
在每年民间传统的“七夕节”,红豆通过多种形式,在各地开展活动,并通过主流媒体传播,结合时代的发展,给这个原属于农耕文明的七夕节注入了新的“时代元素”,让广大百姓更喜欢,更乐于接受。
1996年红豆集团就开始策划推动七夕节,2001年正式拉开了七夕节的大幕,并坚持十几年如一日斥资举办“红豆七夕节”,通过多种形式用实际行动保护、传承和振兴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如今,七夕节已经成为了我国年轻人较为热捧的节日之一,这离不开红豆集团坚持多年的倡导和推动。
“作为一名企业家,不仅要把企业发展好,还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丢掉传统文化,一个国家经济的强大,必须有强大的民族文化作为支撑。企业在为国民经济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应在文化传承、社会责任方面做出贡献。”周海江对传承传统文化的坚持,把红豆的企业文化建设上升到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
捐资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
助力“一带一路”
周海江表示,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的应负使命,必须坚定不移、毫不动摇。红豆集团一直致力实现与股东、员工、客户、供方、合作伙伴、政府、环境、社会(社区)八个利益相关方的共赢。只有坚持“八方共赢”,才能真正扎根于人民之中,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
履行社会责任,让红豆集团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开发建设中得到当地政府、人民和社会各界的欢迎。十多年前,红豆集团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号召,联合中柬企业在柬埔寨西哈努克省建立了西港特区。10年后,西港特区成为了“一带一路”上的样板园区,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肯定,他称赞“蓬勃发展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是中柬务实合作的样板”。10年来西港特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直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打造“民心工程”,努力坚持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将发展成果惠及当地百姓。
人才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是惠及当地的民心工程,不仅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且有利于东道国的自主发展。
红豆集团西港特区公司高度重视本土人才的培育。首先,在创业时期条件简陋、环境恶劣的状况下,自购照明设备、自带茶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在邻近的学校轮流义务教授中文,为学生们能在特区谋取较好工作岗位创造条件,迄今已有数百名周边学生先后参加学习,有的在区内的企业担任“白领”,工资待遇较一般岗位高50%以上;第二,分别于2010年、2015年先后资助两批柬埔寨优秀青年到中国红豆大学及无锡商院深造;第三,联合无锡商院共同开展培训工作,先后十二期,已有2.55万人次接受培训,不少人经培训由一线操作工升任班(组)长、指导工、翻译和中层管理岗位。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西港特区公司注重社会责任的履行,努力践行国家“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将“中国梦”同当地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相对接。在2008年捐资25.4万美元为当地修建学校;每年都向柬埔寨红十字会捐款,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向属地灾民及贫困百姓捐水、捐米;捐资助学,向品学兼优学生捐赠书包,发动员工开展“一对一”帮扶贫困学生。同时,公司成立柬中友谊公益志愿者联盟,发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慈善活动中。
“‘一带一路’是一条共赢之路、连心之路,把‘一带一路’打造成民心工程,才能受到沿线国家及百姓的拥护,真正实现为民造福。”周海江如是说。2017年8月,红豆集团向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捐资1000万,用于柬埔寨的发展建设,为“一带一路”建设以及我国民间外交事业的不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这是红豆集团推动将“一带一路”打造成民心工程的又一积极举措。
虽是民营企业,但红豆早已把自己看作是公众公司。十九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周海江作为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三届党代表,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民企党委书记和优秀企业家,正秉承着自己始终强调的“民营企业家要承担政治责任、发展责任和社会责任”的理念,带领着红豆集团在助力“中国梦”的道路上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