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前海经济总量已超千亿

作者: 【江南记者胡嘉莉深圳报道】
    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三年开发开放来,成果丰硕已成为自贸区建设新标杆。据了解,自挂牌成立以来,深圳前海片区经济总量迈上千亿能级并持续跃升。
    最新资料显示,2017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注册企业实现增加值2030亿元,同比增长43.4%,比2015年翻了一番;完成税收344.98亿元,同比增长28.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0.8亿元,增长10.8%;实际利用外资44.48亿美元,约占全市61%,增长17%。
    三年来,前海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营商环境显著优化。形成了以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法治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人才管理改革七大板块为核心的改革创新“前海模式”,累计推出358项制度创新成果,全国首创或领先达133项,全国复制推广9项,全省复制推广62项,全市复制推广79项,初步形成了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和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三年来,前海全面扩大开放步伐加快,战略能级显著跃升。对香港开放方面,认真落实“依托香港”重要指示,深港合作更紧密更务实。截至今年一季度,前海累计注册港企8031家,注册资本8937.26亿元,汇丰前海证券、东亚前海证券、港交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等标志性港企落户。
    三年来,前海全面创新格局初步成型,创新质量显著提高。具体包括创新深港合作机制、创新产业集聚模式、创新新城建设模式,成为国内创业的沃土、创新的高地。
    近日,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三大指数发布。据了解,2017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贸易便利化指数”,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发布“前海法治指数”,深圳市国税局发布“前海税务营商环境指数”同时发布引国内外广泛关注。。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贸易便利化指数”显示,从2015年到2017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贸易便利化指数呈逐年增长趋势,由0.8044提升为0.8680(增幅达到7.91%)。5个一级指标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幅,口岸管理为6.04%,通关环境为13.46%,贸易功能转型为13.83%,辐射带动效能为8.07%。具体指标体系分解情况显示,一是贸易功能转型指数值呈现出较大增幅。二是通关环境指数持续大幅改善。三是辐射带动效能逐渐提升。四是口岸管理制度创新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