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溧水区 打造强有力的基层工商联组织
作者:
■本报记者庄道秋通讯员邰正荣
日前,南京市溧水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夏建国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工商联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带领全体会员和广大工商界人士,坚持“政治建会、团结立会、服务兴会、改革强会”工作思路,打造强有力的基层工商联组织成效显著。
突出教育抓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新突破。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开展以“守法诚信、增强发展信心”为重点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选派会员参加井冈山、延安、通化等地革命传统教育培训班,组织工商联常委、执委走进江阴澄商学堂,参加浙江大学企业家高级研修班学习,提升本土企业家素质,拓宽企业领导者视野,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组织全区民营企业会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宣讲活动,掀起了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为新时代工商联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围绕中心抓服务,发挥纽带作用取得新成效。对照省市工商联大走访活动要求,深入开展“百企大走访大调研”,走访执委企业104家、基层商会14家,发放填写各类调查表格问卷116张,协调解决会员企业生产经营问题17个。大走访大调研经验成果被中央媒体广泛报道。组织召开银企对接座谈会,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引导会员企业开展诚信建设,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帮助会员企业申请转贷应急互助资金、发放信息化服务券,最大限度地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难。
聚焦精准抓帮扶,助推脱贫攻坚作出新贡献。始终坚持引导非公有制人士弘扬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光彩精神,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同心工程、光彩事业等公益活动,勇担济困扶贫、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动员工商联常委、执委企业和各基层商会积极投身“溧水区统一战线2017年光彩助学”“万企帮万户”“百企帮百村”等活动,共筹集资金200余万元,惠及480余户困难家庭和困难学生。溧水区工商联主席梅小明获评“第六届江苏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参加溧水党政代表团赴商南开展对口扶贫工作,与商南县工商联签订扶贫协作协议。
主动对标抓示范,基层组织建设呈现新面貌。贯彻落实全国工商联“四好”商会建设视频会议和《全国工商联关于开展“四好”商会建设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履行好工商联对商会的指导、引导、服务职责,规范商会建设,激发商会活力,发挥商会作用,根据宁联发[2017]77号文件要求,就全区开展以“班子建设好、团结教育好、服务发展好、自律规范好”为主要内容的“四好”商会建设工作,从七个方面发力推进“四好”商会创建工作。在去年年底的市工商联考评验收中,我区申报评比的11家基层商会中有10家被评为“四好”商会,更有4家被评为“四好”示范商会,在全市11个区中名列前茅。
谈起今年工作,夏建国说,溧水区工商联要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和全区对标找差创新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暨作风建设大会精神,紧扣区委区政府工作中心,学习先进经验,认真抓好各项工作,努力实现政治建会、团结立会、服务兴会、改革强会的新目标。
一是深入走访调研,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摸底排查全区范围内民营企业“走出去”情况,对“走出去”企业进行专题调研,持续推进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及党建工作,引导区域内民营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营造适合企业发展的独特企业文化,力争在1-2家行业商会中成立党组织。
二是加强教育引导,促进“两个健康”成长。充分发挥“溧商讲堂”平台优势,对党的十九大精神、法制宣传教育、创业创新、产业升级、现代企业管理等内容进行宣讲,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争做“四有”新溧商。
三是发挥助手作用,服务非公经济发展。与区监察委员会、政法委、司法局加强合作,建立民营企业维权平台,维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与科技局、科协合作,搭建科技服务平台,对非公有制企业高管和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培训。
四是加强组织建设,提升商会运作水平。以创建五好县级工商联和四好商会为抓手,坚持“政治建会、团结立会、服务兴会、改革强会”工作思路,努力探索商会组织工作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