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坚持 不忘初心
南京安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三明
作者:
1977年我出生于江西鄱阳湖畔,在员工的眼里“我的爱好就是工作”。
虽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多个省部级奖,安元在行内也有了较大知名度。但是,我清楚:作为一个创始人,你的知识结构与公司之后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你是什么样,公司就是什么样。
像是响应命运的召唤,从高中开始,我创业的梦想就萌芽了。1995年我考取南京工业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后,为了以后创业,修学了三个专业。硕士阶段又有意强化了多学科知识,同时不停到各大公司兼职,参与了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如此一步一步坚定了创业的决心。完成心态和知识的储备。2003年6月初,我们6个年轻人凑了20万元,南京安元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开业。
2003年7月23日,我记得很清楚,公司在无锡签了第一份订单。这就是创业的第一桶金,也坚定了团队创业的信心。此后7年多时间,可以说是安元的“抗战时期”。
安元做安全生产领域的信息化服务,是用科技减少和预防事故。但在早期,大家都不是很重视,我就变成一个“传道士”到处传播理念。从不认可到慢慢接受再到传播,带领公司艰难的生存下来。
2010年是我们团队的转折点,国务院发布文件,把我们所在的行业定义为“安全产业”,当时真是无以名状的激动,既然国家将这个行业以一个产业去定义,我相信它未来一定大有可为。
2011年,我带领团队启动了安元的第一轮融资。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股权投资的概念,不懂什么叫投资,就自己上网查,也没有一个完整的商业计划书,就靠自己跟投资人慢慢交流我们能干什么,行业怎么样,未来怎么做。短短半年时间,我们拿到第一笔融资2000万元左右。这笔投资改变了安元未来的走向。
这个时代的发展快到你不能拥有任何定式思维。唯一不变的,就是接受随时碾压而来的巨变。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社会格局的变化也越来越快,整个变革的周期越来越短,这种危机感与日俱增的,在一个行业内做不到前五名,就只能立正挨打或随波逐流。
强烈的危机感下,我带领团队一方面开拓市场,一方面研发新产品,2013年启动了第二轮融资,成功牵手南京高科集团。高科进来之后给公司很多支持,比如帮忙对接银行等。投资方给了安元这么多支持和信任,我感觉压力更大,因为搞科研出身人的天性就是别人越信任你,越要对得起这份信任,所以接下来我一直在思考安元要如何发展。
我在公司组建了一个云平台研发部,负责开发平台级的PaaS软件。我印象很深,当时我们产品小组做了半年,失败了,一切打水漂,连个声音都听不见。后来我们增补兵力进去,继续研发,大概3个月,有了第一个喜讯,基本可行;半年左右,产品的原型就搭起来了;一年之后,这个产品就像个婴儿一样,成形了。
现在这个产品和技术已经变成了安元的发展内核和未来的核裂变的原料,源源不断地提供安元未来可持续发展包括业态多样化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动力。
我们要把安元打造成百亿元以上的企业级互联网服务领域的“独角兽”。
通过学习互联网公司的模式,做好业务架构和分拆准备。安元2014年之后成立了一些子公司、分公司以及合资公司,分拆互联网业务与其它业务,通过专业运营,成熟一个就剥离一个。现在南京已成立了一个专业的互联网软件服务业务的全资子公司,在徐州成立了研发制造工业级物联网设备与无人机设备的全资子公司。
2016年安全生产责任险保险相关政策出台,政府强制要求高危企业购买。利用这个政策,安元与各大保险公司合作,开始快速的抢占市场,落地一个城市就注册一个分支公司。这个政策的实行加速了安元互联网业务发展的步伐。
目前,安元定下了未来做大数据的战略。安元可以提供安全风险大数据服务,服务于政府、企业、银行、保险等客户。公司目前已经完成了第四轮股权融资,获得了国内知名的前海母基金领投、深创投跟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