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统计数据显示,自沈阳片区挂牌一年来,新注册企业突破1.5万户,占辽宁全省自贸区新增企业60%以上,注册资本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2018年1-3月份沈阳片区内企业实现税收1.45亿元,同比增长73%。沈阳片区政策支撑体系逐步健全,载体功能不断完善,企业集聚效应持续显现。
据了解,一年来,沈阳片区按照“小政府、大企业”的原则,围绕功能定位,强化顶层设计;围绕高效运行,健全管理体制;围绕制度创新,完善支撑体系,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率先启动“证照分离”改革和“集报集缴”通关改革,不断探索自贸区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的市场化运作。
目前,沈阳片区已出台两批共200条政策清单,提出22项重点课题研究方向,推出首批12项创新案例;率先实现26证合一、网上企业注册登记、国地税一窗通办;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和省外汇管理局先后出台支持自贸区的36条金融举措和16条外汇举措,推出“全口径跨境融资+金融衍生品交易”组合、保理融资、货币掉期等创新金融服务,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作为实施“证照分离”的改革试点,沈阳片区大幅减少行政许可审批,优化许可办理流程,破解企业“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问题。目前已重点清理规范各类行政许可93项,其中取消审批3项,审批改备案2项,实行告知承诺制23项,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33项,强化准入监管32项。
围绕完善功能,沈阳片区还不断加快项目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出口退税平台、自贸区网站及微信公众号上线运行;搭建自贸金融在线服务平台,与人民银行业务柜台互联,实现新设企业开立账户、纳入征信系统等业务当日办结。规划涵盖“一小镇、两中心、三基地”的金融岛,吸引新兴金融业态,新注册金融类企业达253家,注册资本249.4亿元,其中融资租赁企业138家,注册资本183.27亿元;举办“金融岛”投融资研讨会暨项目对接会,50家银行机构、90多家基金机构及100多家先进制造业企业参加,达成融资意向2.3亿元。同时,助推“沈阳港”重组,提升沈阳片区贸易枢纽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