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立足山区图发展

小蜘蛛为五指山农民脱贫带来希望

作者: ■本报记者苏群

    五指山市是海南5个国家级贫困市县之一。作为生态核心区,生态保护压力大,发展工业先天条件不足,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近年来,该市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扶持蜘蛛养殖产业,引导农民通过养殖蜘蛛脱贫致富是五指山市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式。当地著名民营企业——海南蛛王药业有限公司(下称“蛛王药业”)通过尝试和当地政府、农户合作,将蜘蛛养殖纳入产业化精准扶贫之中,贫困农户在室内和户外均可饲养本地蜘蛛,解决了山区农民因人均耕地稀少而致贫的困境。
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蜘蛛养殖场
    蛛王药业目前已经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蜘蛛养殖场,养殖规模可达到200万只,
    已经繁育养殖虎纹捕鸟蛛和敬钊缨毛蛛70万只,成为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蜘蛛养殖基地,每年可以釆集100公斤以上天然蛛丝,攻克了蜘蛛规模化养殖的量产难题,为蛛丝产业化提供优质原料。
    近日,记者来到蛛王药业五指山蜘蛛养殖基地,只见蜘蛛产品展示大厅内,有各种蜘蛛科普知识宣传、蜘蛛标本以及部分常见的蜘蛛活体。有人甚至养蜘蛛当宠物,有些蜘蛛是用于提取毒液制药的。
    “这是智利火玫瑰蜘蛛,原产于南美洲的森林中。它浑身布满暗红色的绒毛,毒性低,攻击性弱,较为温顺,是目前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宠物蜘蛛。”养殖基地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蜘蛛产品进入旅游市场,为蜘蛛产业发展打开了另一扇门。除此之外,他们培育的宠物蜘蛛也深受消费者欢迎,有些宠物店一次批发就是几百甚至上千只。
    据介绍,蛛王药业已经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东华大学、国际蜘蛛科学研究院及国内著名老中医合作,已经初步建成我国第一家从养殖、科研到深加工的蜘蛛全产业链企业。该公司多年前就在五指山市设立蜘蛛养殖基地。
    蛛王药业五指山蜘蛛养殖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海南蜘蛛人工养殖技术与蛛毒、蛛丝提取技术研究课题组经过多年科学研究,多种蛛毒蛛丝产品已经问世。但原料供应受限一直是大问题,于是他们希望发动当地群众一起来养殖五指山蜘蛛。
    蜘蛛产品前景广阔
    蛛王药业董事长朱一强表示,蜘蛛产品开发与研究无止境,他们公司规划了黎族医药、化妆品、生物材料、文化旅游等7大产业发展方向,其目标是打造海南黎族医药第一品牌,开拓现代蜘蛛生物健康产业。
    据悉,蜘蛛在全世界分布广泛,除南极洲以外,从海平面到海拔5000米处,均有分布。蜘蛛的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自然界中蜘蛛有4万多种,我国已经发现的蜘蛛有3000多种。而海南民间历来用蜘蛛入药治疗多种疾病,积累了许多珍贵验方。五指山蜘蛛是海南独特的生物资源,民间有蜘蛛泡酒治疗风湿骨痛的传统。
    蛛形学家李廷辉透露,一种取自天然蛛丝而融解的“蛛丝蛋白”已经获得成功,由这种化妆品新原料而制作的蜘蛛精面膜或将替代蚕丝面膜而引领护肤时尚潮流。由于天然蛛丝十分稀少,以往化妆品中的丝心蛋白均取自蚕丝,但蛛丝才是自然界中最好的集水保湿材料,蛛丝蛋白含有的氨基酸远远超过蚕丝和珍蛛。蛛王药业已经成功融解天然蛛丝蛋白并运用于面膜等护肤品之中,这在我国尚属首次。蛛丝的强度远远超过合金钢,又有惊人的弹性和韧性,加之与人体的相容性和可降解等多种优异性能使其成为防弹衣和医用植入材料的新一代替代物;但是,由于蜘蛛的养殖难度而无法量产,人们只得将蛛丝的DNA注入蚕丝、绵羊之中生产转基因蛛丝,但其性能依然无法与天然蛛丝媲美。
    蜘蛛养殖扶贫成效显著
    五指山市十分看好蜘蛛养殖业对当地扶贫攻坚的意义,对蜘蛛养殖产业给予大力扶持。当地政府出资向蛛王药业采购蜘蛛小苗,发放给贫困户养殖,待苗长到6厘米时公司再进行回购。自2015年开始,蛛王药业采取“统一幼蛛、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的方式扶持山区农民饲养。全市已经有400贫困户建档立卡,自愿组成合作社,每个贫困户借款(合作社和公司共同担保)入股,聘用部分贫困户为工作人员参与日常管理,养殖蜘蛛50余万只,每人每月工资收入1800元。去年合作社已经为400户贫困户发放首批分红每户2000元。
    五指山市科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五指山市现有30家“蜘蛛示范养殖户”,11家推广户,两个蜘蛛养殖专业合作社,下一步,五指山市还将扶持贫困户提高蜘蛛养殖质量。
“蛛王药业对我们这些养殖户开展了蜘蛛养殖技术培训,从蜘蛛食物培育、养殖房温度控制等方面逐一教授,养蜘蛛比养鸡、养猪轻松多了,不用每天喂食,很合算。下一步,合作社还将扩大养殖规模。”
    什兰村委会牙南下村李少琼养殖户告诉记者。
    目前,农民养殖蜘蛛已从室内走向野外,即在房前屋后、橡胶林等树林之下打洞养殖,不需要占用耕地,解决了山区农民平均占有耕地稀少的农业发展瓶颈。五指山市南圣镇什兰村村民黄政珍说:“不靠天,不占地,只要一个洞,来年就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