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宏达集团的扶贫之路
作者:
■本报记者许长江
河南宏达集团始建于1994年,位于新乡市原阳县韩董庄镇,是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该企业从创业初期就开始安置贫困群众就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对贫困群众的帮扶力度也逐渐加大,24年来,立足当地,采取多措并举的扶贫方式,累计使周边2700余户、一万余人受益脱贫。
从就业扶贫到产业扶贫
多年来,该公司每年招工时都会留出固定名额安置贫困群众和残疾人就业,针对有些特困家庭,安排2-3人就业,针对残疾人就安置在门岗、仓库、保洁等劳动强度较轻的岗位,公司职工月平均工资3700多元,一般就业两三年后就可摆脱贫困。
为帮扶更多贫困群众脱贫,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租地种植速生杨,累计种植面积4000余亩,涉及2000余户农民,公司安置租地的特困农户进厂务工,让特困农户取得租金和工资双丰收,尽快走上脱贫致富道路。又重点扶持周边贫困村创办木材加工厂,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和资金上的扶持,并且收购其加工的产品,每家木材加工厂可带动30余名滩区群众就业,每名工人年收入2.5万左右,每家旋皮厂年利润十几万元,目前累计带动周边建立木材加工厂80多家,带动2400余名滩区群众就近就业,每年为滩区群众增加收入7000多万元。
从村企共建到公益扶贫
原阳县是河南省级贫困县,荒庄村是省级贫困村,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对荒庄村进行帮扶,先后投资200余万元,累计为荒庄村硬化道路9公里,修缮荒庄村小学,新建一座幼儿园,出资聘请5名教师,教师工资由公司发放,儿童全部免费上学,先后安置该村160多名贫困劳动力就业。2012年公司与荒庄村达成共建协议,加大对该村的帮扶力度,2014年是宏达建厂20周年,公司没有搞庆典,而是把节省的资金用于支援荒庄村建设,投资110万元为荒庄村捐建一座综合服务楼。
为了能帮扶更多的贫困区群众,公司采取了多种措施和方式,持续不断的参与扶贫事业,为贫困山区教育事业捐款,为地震灾区捐款赈灾,为贫困职工、学生和孤寡老人捐款,为慈善事业捐款。多年来,该公司持续参与公益扶贫活动,累计为公益扶贫事业投资达1300余万元。制订精准计划确保按时脱贫
自从习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以后,宏达集团积极响应河南省工商联开展的“千企帮千村”行动,向县委县政府申请,紧密和韩董庄镇政府精准扶贫工作结合韩董庄镇有8个贫困村,公司与5个村达成精准帮扶协议,2016年年9月份,又与平原示范区桥北乡破车庄村达成帮扶协议,从6个村精准识别出低保、五保、贫困户共118户,360人,年底为118户贫困户发放丰厚福利;2017年9月与原阳县的5个乡(镇)签订帮扶协议,精准识别出414户贫困户,安排公益性岗位工作,每户每年3600元。2018年元月又与平原示范区的2个乡镇签订帮扶协议,精准识别出360户贫困户,每户每年2000元,累计安排774户贫困户,实施金融扶贫,对于帮扶的贫困户,公司全部建档立卡,制订了精准帮扶计划,确保按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