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油期货鸣锣开市

将有利于形成反映中国和亚太地区石油市场供需关系的价格体系

作者: ■本报记者杨联民李刚

    26日上午9时整,中国原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这是中国期货市场迈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共同为原油期货交易鸣锣开市。刘士余和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分别致辞。
    刘士余在致辞时说,原油期货正式上线运行,是中国资本市场各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务实举措,是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具体行动,也标志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出新的重要步伐。此时此刻,让我们共同弘扬100多年前发源于陕西延长的民族石油工业自强不息精神、李四光为新中国找大油田的科学报国精神、大庆油田王进喜的“铁人精神”、新时代为中国能源工业革命日夜奋战的科学家企业家的创新创业精神。我们将始终敬畏科学,尊崇法制,放眼全球,支持创新,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把富有中国特色的原油期货市场建设好、功能发挥好。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发展稳定的战略部署,为更好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应勇代表上海市委、市政府,对原油期货合约的挂牌上市表示祝贺,对中国证监会等部门长期以来给予上海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核心是要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我们将以原油期货上市为契机,在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支持下,进一步拓展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丰富金融产品和工具,着力提升配置全球金融资源的功能和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辐射力和全球影响力。希望上海期货交易所始终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期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原油期货稳健运行,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方星海,上海市领导翁祖亮、诸葛宇杰出席上市仪式。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终身荣誉主席利奥·梅拉梅德致辞。国务院相关部委、全国人大相关部门有关负责同志,证券期货监管系统、中国石化联合会等行业协会、市场机构代表也出席了上市仪式。
    中国原油期货从酝酿到正式上线,历经17年的探索。作为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第一个品种,将有利于形成反映中国和亚太地区石油市场供需关系的价格体系,有效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助力我国金融对外开放以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观察
    金融开放脚步不停
    中国原油期货26日登陆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这是我国第一个允许境外投资者直接参与的期货品种,中国用实际行动践行金融领域扩大开放的承诺。
    原油期货上市标志着中国金融领域对外开放又迈出新步伐,境外交易者可以外汇冲抵保证金,首次实现境内外投资者无特别限制的同台交易。
    从酝酿到上市,原油期货的筹备伴随着中国期货业乃至金融业的成长,走过了17年的时间。17年来,中国期货市场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从“中国市场”到“中国式监管”,全球金融业对中国期货市场的关注已经不仅仅是体量,更是质量。特别是在过去5年间,中国期货市场加速创新发展,中国金融领域对外开放之路越走越宽。“保险+期货”开创了中国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模式;棉花期权、豆粕期权上市为实体企业提供更丰富的避险工具;继沪港通之后,深港通、债券通陆续出炉;资本项目下的开放稳步有序推进,人民币跻身国际储备货币。
    做好自家事,笑迎天下客。要看到,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对金融而言至关重要,但这并不妨碍我国金融领域扩大开放,反而为扩大开放提供了重要保障。防范风险与对外开放之间恰是相辅相成。做好重大金融风险的防范工作,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将为对外开放提供战略支撑,为扩大对外开放创造稳定有序的环境。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金融大国,扩大金融业开放是中国向金融强国迈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面。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水到渠成。中国金融业将在稳步扩大开放中做大做强。(刘开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