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再次强调服务实体经济

有利网以科技激发新动能

作者: ■本报记者李涛

    2018全国两会期间,互金行业的监管与规范继续成为热点话题。在两会的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金融”连续第五年被写入。同时,要“改革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金融机构拓展普惠金融业务,规范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也被再次强调。
    回溯过去的这一年,政府强调“回归本源、服务实体”,这也成为了互金行业未来的主旋律。在互金行业重要的参与力量、金融科技领头企业有利网的实践中,通过对市场敏锐的嗅觉,通过服务小微、赋能实体、践行普惠,走出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实现金融“脱虚向实”本质回归
    数据显示,目前中小微企业占我国企业数量的99%,完成了70%以上的发明专利,提供了8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同时,中小微企业提供了50%以上的税收,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说,中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但是,由于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缺乏大量可周转资金,加上传统金融机构在以往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使其陷入了融资难、融资贵的发展困境。
    有利网正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时代下创立的。诞生伊始,有利网就树立了坚持普惠金融的发展方向,把业务的对象集中于传统金融机构覆盖不足的广大人群,为小微企业、低收入人群、三农发展提供资金,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出借渠道。
    近年来,有利网始终走在行业前沿,用金融科技手段让金融服务回归本源。由于小微客户的特殊属性,借款人冒用身份、老赖、多平台借款、企业经营异常、贷后无法跟踪等问题在互金行业时有出现。
    因此,有利网在过去几年中,开发了一套“智能风控+人工干预”的风控系统。该系统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获取用户、风险控制和贷后管理等多个环节实现了智能化。比如,通过分析用户的征信、电商行为、社交属性、历史表现等数据,可以进行全方位的用户画像和风险评级。目前,有利网根据客户授权提供的一系列信息,初步完成10类客户画像,开发出了30个业务模型。
    利用该风控系统,还可以对借款人快速放贷,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效率。在以前,一个手机分期业务办理的时长大约一小时;而如今,从客户进店看到手机,到最终放款,只需要短短几分钟的时间。正是在多重风控的保障下,有利网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的小微经营类资产,并使贷款的逾期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提高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金融科技手段在降低投融资成本、提高投融资效率、拓宽投融资渠道等方面作用显著。除此之外,金融服务还应该将“可获得性”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让更多的普通民众享受到金融发展的成果。
    有利网自2014年开始拓展和深耕消费金融业务,通过与线下门店合作的方式,深入二三线城市等金融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的地区,为消费者提供3C产品、电动车等分期服务,帮助年轻人实现消费升级,提高生活品质。
    在普惠金融需求的痛点上,我们也能看到有利网积极探索的努力。公路货运就是这样一个场景,其中90%的参与者是个人司机,他们在账期上处于弱势,燃油成本和路桥收费让他们倍感压力。有利网在资产端接入了为他们设计的产品,大幅改善了司机的处境。
    截至目前,有利网已为超过340万人购买3C家电、家庭乘用车等商品提供了消费分期服务,为个体户和小微企业资金周转提供支持。大数据驱动在线营销体系、风险决策体系以及内部管理体系,为公司的大规模交易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未来,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将进一步实现服务实体、支持小微企业、实现普惠金融的目标。有利网也将向用户提供更具个性化的图谱,探索场景化的资金需求,将金融服务延伸,以满足更加多元化的普惠金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