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古巷浸润心田

北京东城区工商联引领商会参与城市治理

作者: ■邵长城
    北京市东城区工商联积极思考和探索引领商会承接政府部分转移职能、参与社会治理,主动参与世界闻名文化古巷——南锣鼓巷的环境整治,积累了经验做法,赢得了广泛赞誉。北京市委书记蔡奇视察南锣鼓巷时称赞:“干得很好,很漂亮!”
    
缔结“南锣公约”成为“制定者”
    缔结“南锣公约”,让商会在城市治理中成为行业规矩的“制定者”。一是缔结南锣公约。南锣鼓巷是北京首批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保存自元代以来形成的最为完整的胡同肌理结构。这条胡同单日客流量最多可容纳4万人次,但最高时曾突破6万人次。同时南锣鼓巷环境杂乱,个体商铺林立,随处开墙打洞,无照游商时常出没。东城区工商联清醒地认识到,必须缔结一个商户认可、符合街区业态定位的公约。于是,以自治自律为主旨的社会公约——《南锣公约》应运而生,内容包括“诚信服务、价格公道、行业自律、公平竞争、依法经营”等,倡导商户做到“至诚至上、货真价实、言不二价、童叟无欺”。二是签署相关条文。工商联协调商会与区工商分局和食药监局等单位签署“首问责任和赔偿先付”责任书,与区法院签署《诚信共建备忘录》,使法律规范与商会自律携手发力,司法调解与商会调解相得益彰。三是建立“黑色”名单。凡是被查处、被举报的南锣商户,无论什么原因,均被商会列入不诚信范畴,将经营者纳入“黑色”名单。四是处罚失信商户。凡被纳入“黑色”名单的商户,将在贷款、融资、审批等方面受到限制,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约束力。
凝聚思想共识成为“采撷者”
    凝聚“思想共识”,让商会在城市治理中成为大众智慧的“采撷者”。一是开展“大调研”行动。作为世界闻名的文化古巷,南锣鼓巷如何定位?怎样发展?以南锣鼓巷商会会长徐岩为代表的5名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责,开展调研,形成《建设南锣鼓巷文化休闲区》《在南锣鼓巷开展“文明如厕示范工程”》等提案、议案,得到区委、区政府认可采纳,并落实到街区治理中。二是举办“大家谈”活动。商会组织商户代表、居民等开展“南锣发展大家谈”活动,汇集众人的智慧,既破解了我行我素、哄抬租金、恶性竞争等问题,还成功地商议出了主街店铺外立面整治、业态升级改造方案。三是征集治理“好点子”。商会贴出海报,征集治理街区环境的点子,每家商户至少提交一个点子,凡被采纳者一律奖励。征集海报一出,商会收到近300多个点子,最终有12个好点子被用到街区治理上。
强化商会声音成为“宣传者”
    强化“商会声音”,让商会在城市治理中成为大政方针的“宣讲者”。一是内部强化共识。以《南锣公约》为宗旨,在商会内部强化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区委、区政府关于南锣鼓巷环境治理提升的决定。商会在接受采访时,能准确对外发出“商会声音”。二是党员带头引领。在取消南锣鼓巷"3A"景区后,商会召开支部会议,党员带头做好商户教育工作,号召大家正确对待环境治理提升。通过商会会议、入户谈心、座谈讨论等形式,积极配合街道开展政策宣传和思想引导工作,详细解读环境治理提升的目的、意义、内容、措施等,使业态调整、治理开墙打洞等工作得到广泛支持。三是及时抓好引导。在区政府出台《南锣鼓巷特色商业街业态指导目录》后,区工商联指导商会及时将鼓励发展、限制发展、禁止发展等规划业态告知商户,引导企业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和恶性竞争,逐步向高端业态转型升级。
构建自治机制成为“主推者”
    构建“自治机制”,让商会在城市治理中成为街区工作的“主推者”。一是成立业态提升委员会。商会公布街区所有治理提升内容,公开透明,并成立业态提升委员会,监督执行。全体会员企业自查自治,自掏腰包主动整改店面、提升业态。二是打好顽疾攻坚战。明确自行整改方案,坚决关停超小店铺,清除5元店、10元店等经营假冒伪劣商品店铺,清理冷热饮和咖啡执照超范围经营餐饮的店铺,所有“一照多店”均改为“一照、一店、一招牌、一出口”。三是抑制低端业态。公布小吃限制类名单,提升餐饮档次,促进餐饮企业向非餐饮企业转型,鼓励文创企业发展。用好政府授权,详细调查审核办照商户的经营范围及业务性质,把好准入门槛。四是当好“主推手”。商会积极配合街道城管大队、综治办等部门解决违法建设、开墙打洞等问题,积极当好街区环境治理提升工作的“主推手”。
实施情感管理成为“工作者”
    实施“情感管理”,让商会在城市治理中成为联络各方的“工作者”。一是架起“连心桥”。在街道、商家、群众之间,架起一座协商沟通的“连心桥”,使不少矛盾化解实现“软着陆”,并逐渐形成了“商会协调、政府支撑、政商同心、密切配合”的矛盾化解新模式。二是会长带头做工作。徐岩会长在腿伤未愈的情况下,坐着轮椅、拄着双拐逐一登门拜访商户,顶着各种刁难、委屈和压力,苦口婆心地开展教育工作。三是班子成员分头做工作。商会班子成员分成4个洽谈小组,每两人负责4条胡同,深入到商户和居民中间,做好细致入微的沟通协商工作。四是坚持每日例会制度。商会每天召开工作会汇总情况,对出现的新问题制定相应的方案并及时向街道领导汇报,既贯彻落实政府工作要求,又回应好商户和居民的合理诉求。
构筑榜样力量成为“先锋者”
    构筑“榜样力量”,让商会在城市治理中成为冲在一线的“先锋者”。一是构筑坚强的“榜样力量”。“榜样力量”,即发挥会长、秘书长等商会党员骨干的模范作用,这是确保城市治理成功的关键所在。紧紧抓住“榜样力量”,在治理过程中发挥他们示范作用,尤其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党员骨干带头改。比如,在产业转型、低端业态退出、环境改善提升等工作中,区工商联鼓励商会党员骨干带头改、主动改,给他人做出样子,带领大家齐心协力,顺利完成区委、区政府交给的艰巨任务。三是商会会员无私付出。治理中,商会会员率先自查自改,徐岩会长率先站出来,关掉每年利润达千万元的小吃城,转型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有的会员损失几十万,有的损失几百万,还有的损失几千万,但无一人叫亏喊冤。拓展慈善之路成为“领头者”
    拓展“慈善之路”,让商会在城市治理中成为承担责任的“领头者”。一是为商户解决实际困难。在驻街商户遇到经营、资金、信息等方面困难时,商会千方百计给予扶助,如:部分商户在转型过程中遇到融资难问题,商会便主动与光大银行北京分行联系,会长用自己的资产和信誉为商户提供担保。二是积极投身光彩事业。按照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统一部署,南锣鼓巷商会连续11年投身“为千户家庭送温暖”活动,奉献爱心,为区域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三是热心精准扶贫工作。商会积极参与“万企帮万村”活动,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该州克莫村结对,在其教育、医疗设施建设等领域精准发力,彰显了首都民营企业家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