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国新办就科技工作进展与成就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实现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我国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
科技创新水平加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进入三跑并存、领跑并跑日益增多的历史性新阶段。涌现出一批以蛟龙、天眼、悟空、墨子、慧眼为代表的重大创新成果,基础研究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在若干领域开始成为全球创新引领者。启动国家实验室建设,世界级创新基地平台加速布局。2017年全社会R&D支出预计达到1.76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70.9%;国际科技论文总量和被引量居世界第2位,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第1位,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居世界第1位。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52.2%升至57.5%,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12年第20位升至第17位。
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民生改善,实现了全面融入、主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重大专项推动移动通信、集成电路、数控机床、大飞机、核电等重点领域率先实现跨越;“复兴号”实现商业运营,高速铁路里程占全球总里程60%以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引领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快速发展,有力带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动能成长。19家国家自创区和156家国家高新区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核心载体和重要引擎。科技创新在打赢蓝天保卫战、脱贫攻坚战中发挥重要作用,科技兴林、科技治沙成效显著,在全球率先实现“沙退人进”。
科技体制改革向系统纵深推进,科技管理格局实现了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的历史性转变。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在全社会研发投入、研究人员和发明专利的占比超过70%。
科技创新力量由科研人员为主向全社会拓展,开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性新局面。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发布《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和《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形成了系统推进成果转化的“三部曲”。科技成果转化量质齐升,各类技术交易市场超过1000家,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3万亿元。4298家众创空间、325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400余家企业加速器构成了日益完善的创业孵化生态。科技与金融结合深入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引导地方政府、金融机构、民间资本投资规模达24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