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置业成“漂一族”新出路

作者: ■本报记者童芬芬

    春风拂面暖人心。
    大年初二,80后小伙儿童银宝和媳妇小燕顾不上睡懒觉,一大早便驱车去集市上买菜,准备当天聚会需要的食材。这次聚会对他们两口子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不仅是邀请亲朋好友春节期间来家里聚一聚,也为了给自己讨个吉利——暖房。
    童银宝老家住在安徽省无为县下面的一个乡村。去年年初,在和小燕一番商量之后,两口子掏出了在上海几年打拼攒下来的所有积蓄,回到老家县城全款买了一套四居室的住房。“总算有个自己的家了,为了增加房子的人气,趁着过年请大家来热闹热闹。”说这句话的时候,童银宝和小燕的脸上堆满了满足笑容。
    10年前,两口子在上海崇明开了一家小店,打拼了多年,眼见着一儿一女逐渐成长,却一直也没能实现在当地按个“家”的愿望。一没户口,二没那么多的存款,回到老家农村,又担心孩子的教学质量跟不上,在权衡了各种利弊之后,两口子毅然决定回老家县城里购置房产,一来将来返乡之后“有家可归”;二来也解决了孩子上学的后顾之忧。
    和童银宝情况类似的不少,记者发现,近年来,身边在北上广深工作的同学都陆陆续续的回到老家买房。
    刘群就是其中之一。在北京工作了近十年后,去年9月份,刘群和先生决定,带着孩子举家回到安徽无为,开始新的生活。相比童银宝两口子,刘群的返乡显得更为“迫切”。大女儿初中二年级在读,中考是摆在眼前最棘手的问题,继续留在北京,以他们两口子现有的条件和现状,意味着孩子将无学可上,回原籍老家是最后的退路。好在几年前,刘群早早作好了打算,看准时机后在无为县城购置了学区房和门面房。
    春节期间同学聚会时,“返乡”的刘群俨然没有了刚刚离京时的焦虑。“孩子们目前已适应了老家的环境,过了年,我和先生商量准备自己创业。”说到对未来的打算,刘群既是期待又有一些紧张。
    像上述两个小家庭一样,越来越多在外打拼的“漂一族”选择返乡置业。记者在网上看到一项调查显示,59%的受访人群有返乡置业的意愿,其中,从北京流出的返乡置业人群占比最高。
    “这两年,身边不少熟悉的老乡和同学和都选择来县城里安家置业。”在无为县当地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张峰告诉记者,这些人群当中,不少是为了孩子读书,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家现在也比较看好家乡发展,尽管只是县城,但近几年也开通了高铁,还新建了工业园区,吸纳了不少就业。
    居有其所,安居乐业。相信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对家乡发展的信心不断增强,随着商场、学校、道路等城市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在外打拼的“漂一族”会选择返乡置业、就业、创业。
    在此,祝愿每一位返乡者都能早日实现“安居乐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