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向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开战”
7月底基本实现到政府办事“只跑一次”事项达80%以上
作者:
■本报记者王占武
日前,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景俊海在主持召开“吉人回乡创业就业合作发展座谈会”上,向全省企业界和企业家们抛出未来吉林发展之路:“只要你想为家乡做点事、做点贡献,以什么方式都行,回乡也行,回乡创业就业投资也行,不回来,你和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出主意、想办法、穿针引线,都算为家乡做贡献。”
2月24日,景俊海的殷殷期望还言尤在耳,吉林省政府“吉政发(2018)6号”文件“全面推进‘只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为《吉林方案》),以近12000字的超大容量重磅出台。“7月底要基本实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只跑一次’的事项要达到80%以上。”
《吉林方案》的出台,标志着吉林向改造、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开战”,也显示出吉林省新一届领导班子“重软”、“治软”的决心和信心;《吉林方案》一时间在全省,尤其是企业界产生强烈反响。
《吉林方案》按照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只跑一次”的目标,从与群众和企业生产生活关系最紧密的领域和事项做起,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全面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倒逼政府和部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促进体制机制创新,让服务零距离、服务高质量、服务更高效,体制更顺畅、机制更优化、发展更活跃、社会更和谐,打造遇事不求人、规则无偏见、投资有商机的良好营商环境。
吉林省政府有关负责人向中华工商时报记者表示,上述所有改革,必须基于“于法有据,依法实施”的原则,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重大改革举措,要同步考虑相关法规规章的立、改、废、释等工作,通过法治凝聚改革共识、防范化解风险、巩固改革成果,打造出吉林一流的营商环境和社会发展氛围。
值得注意的是,吉林省发改委、公安厅、国土资源厅、工商行政管理局、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20余个相关部门根据《吉林方案》具体要求,分解实施此次“只跑一次”的改革方案。
8月起,每月8日对外公布并通报全省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简化施工许可证办理程序、方便企业获得水电气暖、方便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降低企业获得信贷难度和成本、优化企业纳税服务、提升企业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等7项营商环境指数,接受全社会监督。并从4月起,对省级相关部门、各市(州)、县(市、区)“只跑一次”改革成效,按得分进行排序、通报,倒逼工作落实,全力打造全省良好营商氛围。
“把服务和权力都放在阳光下晒!”吉林省华准机械制造集团公司董事长唐明哲认为《吉林方案》一方面显示出省委、省政府“治软”的决心,也让企业家们尤其是民营企业家们,特别是中小企业主们,看到了吉林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性和便利性。“这是吉林省最彻底的一次‘治软’大行动,这是要越来越快地赶超全国的节奏,这也是企业在吉林发展的福利!”同时作为长春市工商联机械制造商会的“带头人”,唐明哲认为《吉林方案》对南北方经济差距进行了精准判断,为吉林省民营经济快速创新、创业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减少企业在行政审批上的时间、人力、物力,这本身既是政府提供服务的基本,又是政府服务的根本,吉林的发展一定会更好。
“对标《全球营商环境报告》,向全社会公示地方营商环境评价指标,这本身就是一项革命式改革决心的体现,全国并不多见。”吉林省工商联有关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这既需要勇气,也显示吉林决策层的决心和信心,也是吉林省委、省政府对当前“治软”的又一次“刮骨疗毒”,这样的决心,将给吉林营商环境带来大变化。
《吉林方案》认为,“只跑一次”改革,是撬动全社会各领域改革的有效举措,更是吉林向全社会各行各业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