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展新模式 续写发展新篇章
在沪宁海商界精英齐聚交流话发展
作者:
■佳晨
宁海上海商会是宁海人在上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甬商团体中的一个优秀典范。商会始终按照“服务立会、创新强会、活动兴会”的工作思路,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发挥联情叙谊、资源共享、共话发展的作用,成为企业与各界沟通的重要桥梁。
“2017年,商会有效整合企业资源,切实发挥民营企业在创业、创新、创富中的生力军作用,充分发挥了商会的桥梁纽带和参谋助手作用。商会已发展成为宁海建设生态名城,打造两湾明珠,跻身全国强县第一方阵的重要力量,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与赞扬。”宁海上海商会会长陈国宝说,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宁海上海商会也在这一年进行了换届工作。“一年来,我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在上海和宁海两地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工商联等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秉持‘开放、合作、创新、发展’的办会宗旨,有效整合企业资源,切实发挥民营企业在创业、创新、创富中的生力军作用;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了商会的桥梁纽带和参谋助手作用。通过全体会员共同努力,商会已发展成为宁海建设生态名城打造两湾明珠,跻身全国强县第一方阵的重要力量。”
突出党建引领
商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理想信念是我们奋斗前进的“航标”,是实现梦想的“灯塔”。陈国宝说,首先是广泛开展十九大精神学习。为迎接十九大的召开,会长联席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部署商会进行十九大精神学习活动;在十九大召开期间,组织集中收看、学习十九大报告内容。“在十九大闭幕后,第一时间联系党校王松地老师举行学习十九大精神专题辅导讲座,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不断引向深入、推向高潮。”二是推动商会规范提升。积极开展星级异地商会创建工作,如期举行宁海上海商会二届一次会员大会暨换届选举大会,建立健全商会领导班子建设制度、理事会议制度、组织人事制度、关心会员制度、办公室管理制度等6项制度,并出台财务使用规定细则,规范化提升工作受到县工商联的肯定,商会被评为四星级异地商会。此外,继续规范运行全县首个异地商会党支部,新吸收陈光辉、陈德飞、俞坚稳三位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三是进一步壮大商会力量。成立宁海上海商会模具分会,发展会员66名,选举分会理事35人。与家具分会共同成为宁海商会突破发展的两支重要臂膀。
突出产业驱动
服务企业迈出新步伐
陈国宝表示,“为会员企业多办实事,多办好事”是每个商会的立会之本。“要继续壮大家具与模具两大优势产业。”以俞青苗为首的家具分会召开回归家具企业座谈会,积极向有关政府、单位反馈企业困境,帮助解决家具企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困难;并积极筹备家具营销中心建设,按照“基于市场、基于行业、基于发展”的工作标准,为商会家具会员企业把握市场发展潮流、抢占发展商机。以薛革文为首的模具分会,积极创建模具分会网站,为会员企业提供更广的展示、销售平台;通过筹集大型(精密)模具统一采购资金,建立共享的设计公司等,努力为会员企业提供共享资源,攻克模具制造技术设计等难题。
要坚持引领会员企业“科技+资本+产业”推动资本运作加速转型。发挥创投的引领作用,坚持实体创投,帮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而真正实现“科技+资本+产业”的有序发展。“模具分会会长薛革文是浙商、甬商,更是我们宁海人骄傲的标杆,12月12日上午,春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交易,成为我商会第1家上市挂牌企业,也是我商会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唯一会员代表,这将是我商会今后鼓励支持更多企业上市融资做大做强,为立足上海,反哺家乡、融入长三角,开拓创新,奋发进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要不断推进商会服务能力转型提升。2017年,在不断完善专属网站建设的基础上,商会推出“宁海上海商会”微信公众号,持续推荐会员企业经营、社会活动情况,展示会员企业良好形象与传播平台,现有粉丝超过1000人。
突出回归回引
服务家乡展现新作为
支持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商会的份内责任。一是承接重大项目。与县政府签订协议,承办在沪招商外包服务联络工作;协助宁波南部(宁海)滨海新区管委会举办“2017宁波南部滨海新区赴上海招商推介会”,联合宁波模具产业园区在青浦区召开模具企业回归推荐会等,加强两地企业的双向交流,共谋发展,获得了商会会员企业的积极响应。二是做好引资引才工作。商会招商引资工作再次受到肯定,荣获2017年度招商引资重大贡献奖,潘宗兵副会长回乡投资2000万元(首期),在宁海宁波生物产业园已进入发展轨道;联合县委组织部、县委统战部分别推进宁海籍精英人才窗口和在沪宁海同心智库工作,为收录各领域精英人才做人才储备,现已录入同心智库百余人。三是致力公益事业。开展“回报家乡、爱心助学、康复助医”等活动,重阳佳节之际,向梅林敬老院筹资捐款10万元,开展孝亲敬老慰问活动;孔斌理事投资50万元,为家乡宁海一市镇投入共享单车100辆;此外,积极关心企业家、会员的身心健康和生活,不定时走访慰问会员企业累计80余家,帮助会员及亲友康复助医50多例。
陈国宝提醒说,展望商会未来,呈现一片大好前景,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商会工作与上级部门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与广大会员的期盼还有一段距离:“一是助推商会会员的转型升级工作压力依然很大。创新能力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决定性因素,如何进一步发挥商会的平台功能,助力会员全力推进改革创新,着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是商会未来工作的重点。二是助推商会会员的互助合作工作压力依然很重。开展以合作、互助、互惠、双赢为目的的各类项目合作、产业对接等是商会健康发展的工作要点。三是助推商会会员的更新迭代工作压力值得关注。部分会员已经逐步开始放手,让新生代尽快挑起大梁,接好事业班、精神班、责任班,成为开拓创新的企业接班人是商会未来工作的思考点。”
宁海上海商会按照“服务立会、创新强会、活动兴会”的工作思路,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发挥着联情叙谊、资源共享、共话发展的作用,成为企业与各界沟通的重要桥梁,是宁海人在上海的“娘家”。
对于未来,陈国宝说,一是要稳扎稳打发展好实体经济,努力在弘扬宁海商人的精神、在参与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有新作为。二是要同心同德搭好台,在外宁海商人是衣架,讲团结、重规范、强创新、优服务,努力在提升商会功能、凝聚宁海商会力量上有新作为。三是要真情实意牵好线,积极当好宁海对外交流、交往、交融的友谊使者,努力在加强对外交流、推进区域合作上有新作为。四是要互联互通架好桥,宁海是大家的家,是大家的根,也是大家永远的后方,努力在回乡投资创业、服务宁海发展上有新作为。
“2018年,我们要积极探索商会规范治理发展新模式,凸显商会功能平台新亮点,提升商会资源整合新能力,抓住机遇,顺势而为,续写商会发展新的历史篇章。希望所有在沪宁海商人能够创新发展、抱团协作、聚力共融、协同发展,用实际行动拥抱新时代,展现在沪宁海商会新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