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光彩事业“光彩照人”
5 年实施项目352 个,捐赠超10 亿元
作者:
■陈秀雅
近日,在苏州市光彩事业促进会换届大会现场,涌现出一幅温暖人心的场景:24家民营企业竞相举牌,向市光彩事业促进会捐款,现场捐赠额超过1700万元。
随着非公有制领域理想信念教育的深入开展,光彩事业已成为苏州市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一种自觉行动和主观要求,大家纷纷用实际行动中践行着“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义利兼顾、以义为先、扶危济困、共同富裕”的光彩精神。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全市光彩项目捐赠近3000次,金额超过10亿元,捐赠物资9000万元。
企业家发起光彩行动 为自身树立良好形象
1998年8月28日,苏州市成立光彩事业促进会,开启了“光彩之路”。“促进会是由37位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发起倡议才成立的。”苏州市十五届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谢正才介绍说,企业家自觉担起扶危济困的历史责任,是他们与党同心、发自内心的需求。
去年底,在苏州市举办的“同在蓝天下,慈善一日捐”活动中,全市广大民营企业和商会组织踊跃捐款、奉献爱心,累计捐赠达1030万元,其中市工商联常执委和所属商会捐款410万元。
一直以来,苏州市的光彩事业如火如荼地开展,全市各级工商联组织不遗余力地引导、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关爱员工、诚信守法,树立良好的形象,光彩事业领域不断扩展,从捐赠钱物到引领民营企业走向各种类型的慈善,帮助弱势群体共奔小康。
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苏州市共实施了投资类光彩项目352个,累计到位资金80.05亿元,累计安置就业5.02万人,累计培训5.8万余人,累计带动脱贫近20万人,带动村数820个。
响应中央号召
“光彩事业”从苏州向全国辐射
1月16日,在江苏省民企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助力精准扶贫基金设立现场,沙钢集团董事长沈彬的承诺掷地有声:今年,沙钢集团将出资8000万元,积极参与我省的精准扶贫行动。
近年来,响应中央号召,苏州市光彩事业不断扩大受益面,从苏州向全国各地辐射。
去年6月,苏州市委副书记朱民带领企业家先后对西安、铜川、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等地考察并代表苏州市光彩促进会向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定向捐赠50万元,用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医疗康复项目。
苏州企业家乐结“穷亲戚”。针对革命老区赣州市举行的“鹤轩安耆”项目,是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主动响应中央号召的品牌项目,从2012年起实施了四年,累计捐赠款物1800万元,先后为江西赣州、吉安等革命老区10个县改造25家敬老院,捐助25辆多功能救护车,3000多人从中受益。
苏州市工商联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努力促成帮扶项目的落地投产。市、区两级工商联多次组织商会及会员企业赴宿迁结对村开展实地考察,把企业在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与薄弱村在土地、人力资源和农业特色方面的优势相结合,想方设法为当地脱贫致富。不久前,吴江华联纺织有限公司在泗阳投资6.5亿元建立化纤产品生产销售基地,目前项目已开工建设。投产后,该项目预计年产值可达6亿元,年纳税2000万元以上,解决当地就业1000多人。
为了祖国的未来 专注教育扶贫
有人说,教育是最好的扶贫。为了祖国的未来,“光彩事业”专注于教育扶贫,帮助贫困孩子接受良好教育。
2008年3月,苏州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联合市教育局等共同开展了“同在蓝天下,共建新天堂”新苏州人子女援助行动,用于奖励品学兼优、自强不息或资助遇到困难急需帮助的新苏州人子女。市光彩事业促进会建立光彩事业教育奖励金,每年提供110万资金,在市12中、市20中各举办三个“光彩班”招收外来民工子女。“光彩班”学生,除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种免费政策外,还获得人身平安保险费和大病住院保险费、午餐费、簿本费、社会实践费等,真正实现了免费读书的梦想。同时,苏州市还设立奖学金40万,奖励苏州大市范围内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设立奖教金10万,奖励在公办学校和外来民工子女学校中、从事“新苏州人”子女教育并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9年来,全市共投入光彩奖励金1000万余元,获奖师生累计达8800人次。
除了光彩奖励金之外,为便于传递爱心,许多非公有制企业纷纷设立自己的专项爱心基金。2012年,崔根良向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教育局捐助100万元,设立“亨通慈善助学专项基金”,资助特困高中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崔根良还在南京邮电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设立“亨通光电奖学金”,激励在校贫困大学生努力学习、刻苦专研,为我国光通信产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2017年4月,金螳螂公益慈善基金会向苏州大学提供公益性捐赠6000万元,用于支持该校教育事业发展。金螳螂支持苏州大学教育发展资金累计多达1.1亿元。2012年,沈彬向南京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150万元,帮助贫困学生改善生活和学习环境,向苏州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500万元,用于帮助师生改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