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彝族优秀文化推进民族地区质量经济

作者: ■金昆仑集团董事局主席高昂

    新时代中国的经济工作更注重发展质量。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作为中国经济生态中重要的一环——文化建设被囊括其中,成为其重要内容和因素。作为彝族企业家,必须致力于传播彝族文化、建设彝族文化、发展彝族文化,推动彝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的理解,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就是建设现代化体系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质量中国也必须是文化中国。没有文化支撑,没有强大的文化自信,发展也就谈不上高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中华民族文化是由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和。包括彝族在内的各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包括彝族文化在内的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一方面中华民族文化的支撑需要彝族文化提供营养,为整个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企业和少数民族企业家利用民族文化特质,在激发企业内在活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具有强大的必要性和创造性。
    在立足和挖掘彝族地区资源优势的同时,如何弘扬彝族文化,将彝族文化融入彝族民营企业和民族地区企业实现创新突破,以及将现代经济理念惠及乡里、反哺彝族文化,是摆在新时代彝族人民,特别是彝族企业家面前的一大课题。
    文化与经济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
    毋须讳言,相对于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少数民族企业和经济的发展仍处于相对弱势。把包括彝族在内的少数民族地区企业发展好,使之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是我们少数民族企业家必须要做而且要做好的事情。进入新时代,彝族企业家必须弘扬彝族文化精神、亮出“文化创新”名片,才能在竞争浪潮中脱颖而出。
    近年来,彝族企业家的成长成功以及彝族企业家群体的产生发展,为实现民族经济转化和脱贫致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同时,其企业发展对于打破彝族地区传统经济形态和产业结构,促进彝族社会经济现代化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这是因为,相对其它民族企业家来说,他们与彝族人民有着天然的本民族感情和文化认同,也更加了解彝族地区的历史与现状、困境与优势,也更迫切希望和承担推进本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历史赋予使命,时代催生责任。我发起成立的中华彝族企业家协会,其宗旨就是: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目前,协会已发展2500多位民族企业家。协会把民族文化作为精神纽带,在推动彝族企业汇聚力量、共同发展的同时,大力组织开展参与“公益捐献”“抗旱救灾”等社会责任活动近20余次,涉及公益资金3000余万元。
    同时,协会积极投资彝族文化产业,引领彝族文化事业,弘扬彝族文化精神。
    “不懂得给予的生命是没有收获的生命。因为只有当你无条件地去帮助别人的时候,你的生命才会被极大地丰富着。”这是我的一点感悟,也是我砥砺前行的动力。作为彝族人,我有着深厚的民族情结。在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没有忘记回馈社会。新时代、新作为,我将为传播彝族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动民族地区和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众彝族企业家一道,戮力同心,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