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难题。”云南省楚雄州政协副主席、州工商联主席蒲涌表示,一直以来,楚雄州工商联从经济、政策以及法律等方面出发,为中小企业做好服务和维权工作,积极搭建政府、金融机构和非公企业间沟通交流平台,多渠道缓解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全方面助力楚雄州非公经济经济优化发展。
近年来,该州工商联以服务、利惠为宗旨,通过贷款担保、小微型企业培育工程、贷免扶补及法律维权平台等措施,积极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特别是“楚雄州非公有制企业贷款担保资金理事会”成立以来,有力地改变了“企业想借借不到,银行想贷贷不出”的局面,理事会通过双重担保和双重审查,使银行的贷款风险和贷款成本降低,解决了非公企业在扩大规模、产品更新、流动资金短缺方面的难题。截至目前,累计为全州民营企业贷款担保800多笔,担保金额达到了14亿元,有力支持了全州小微型企业创新发展。
云南楚雄禾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农作物种子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营销、农业科技开发和服务的科技型企业。该公司培育的种子受到了各地种子经销商的青睐,但随着种子销售规模的不断扩大,设备更新迫在眉睫,资金成了公司最大的难题。“当时资金断裂,遇见很大资金问题。缺资金,却无法申请到银行贷款。”这样的情况把公司负责人刘发太急得团团转,因为土地是租赁的,无法办理土地证,虽然公司的投资比较大,但无法在银行有效进行抵押。后经过楚雄州工商联多方了解,通过“楚雄州非公有制企业贷款担保资金理事会”平台,经过担保调查、审查、检查等程序,刘发太的公司在理事会担保扶持下,缓解了融资难的困境。
“州工商联及时为我们担保了200万贷款,用于增加设备,购精选机、包装机、上车的传送机和农户种子回收,公司得以起死回生,且效益逐年持续增加。”刘发太介绍说,目前,他们公司已经建成200平方米的种子研发检测中心,3000平方米的种子加工车间,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农业经营模式,辐射带动苍岭、子午、东华等乡镇的600多户农户从事繁种,为农户增加收入32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