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应琴:乔顿的匠心之路

作者:
    “工匠精神”这一词语现在深入人心,在各行各业中,也涌现出不少的“匠人”。沈应琴,就是这样一位在服装行业深耕精作的“匠人”,他用二十年的时间做了一件事,以一件精工细作的西装,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当代企业家的“匠心”之路。
    沈应琴是温州市工商联副主席、浙江乔顿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以创造高品质生活为使命,以为用户提供“合心合体合场”的着装方案为愿景。创办乔顿服饰十几年,始终立足本职,不忘初心,带领乔顿发展壮大,在群雄并起的服装行业奋勇精进。
    沈应琴与服装行业的渊源,要追溯到他的孩提时代。从小他就对服装的搭配、色彩,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按照他的话来说,这属于天生的爱好。
    到了1983年,高中毕业仅一年的他,开始了外出创业之路,当时他的创业方向是服装贸易。经过十多年的商海沉浮后,他决定创立自己的服装品牌。
    当时温州的服装行当,由于入行门槛低,导致众多的企业蜂拥而入,其中不乏小企业、小作坊,同质化竞争严重。其中更多的人只是眼热这一波行情,抱着挣一波就走的心态,导致整个行业恶性竞争严重,最终大部分的企业渐渐被市场所淘汰。而乔顿则是依靠自身的优势,在这轮洗牌中成为胜利者,也在客户群体中打响了自己的美誉度。
    2000年左右,在欧盟,甚至是日本和香港,许多行业已经形成了规范的着装要求,在服装行业耕耘日久的沈应琴敏锐的洞察到了这一趋势,他发现,不仅仅是普通人,很多企业家也通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难题:如何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穿上合适的衣服,从而展现他们真正的风采。这一发现,让他产生了一种责任感,他觉得他应该承担起引导企业家树立着装理念这一责任,让时尚产业深入人心。
    在制定“合心合体合场”这样的着装方案之后,沈应琴开始着重关注一些商业模式的导入,定期开展着装文化讲座,提高客户附着性,另外他还开始提升产品购买的体验环节,将服务做到极致。在他眼里,这也是企业匠心的鲜明体现。
    随着温州市委市政府系统构建五大发展生态,加快建设国际时尚智城口号的提出,沈应琴也适时响应号召,开始将时尚产业思维贯穿于企业的核心发展规划,在他看来,做服装就是做时尚,而他要做的,就是要让大家提到乔顿,就像提到一些国外的品牌一样,让乔顿在人们心里,留下鲜明的品牌印象,树立起乔顿的独特风格。
    数十年商海弄潮,很多人觉得,沈应琴已经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但在他的心里,他这二十年只是做了一件事,而且将自己的匠心专注于一件事当中,正是这一份专注成就了乔顿西服这一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在与沈应琴的聊天中,你可以真切的感受到,他对于时尚产业发自内心的热爱,对于服装行业始终如一的专注。沈应琴的“工匠”精神让我们赞叹不已,我们期望在他的引领和号召下,更多的匠人深耕行业,使匠心精神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