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至28日,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木业商会党委书记、会长,中腾时代集团董事长陈雪峰在会议期间,就首都民营经济切实关心的转型发展和非首都功能疏解等问题发表建言,献计献策。
在陈雪峰看来,当下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和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都进入了深水区,需要市政府和首都广大民营经济群体协调统一,科学细致的解决功能疏解和转型升级中出现的社会与经济问题。这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首都新时代发展的要义所在。据北京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推算,截至目前,全市传统产业民营经济总量达到了全市法人单位总量的50%以上,其中中小微企业数量更是达到了97.3%。多年来,来自全国的民营企业扎根首都,在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也面临着追求均衡发展和以疏解促转型的强烈需求。
陈雪峰建议,政府应尽快出台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白皮书,详尽汇总并充分披露产业疏解的立法机制,疏解企业涉及的税收、劳动关系、工商变更、土地腾退补偿等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全市疏解整治提升时间表等信息指导意见和政策公示,从而强化疏解共识,形成政策合力,降低企业疏解成本,提高疏解的社会组织效率。北京应加强与天津、河北乃至首都周边纳入疏解和协同发展战略的产业转移目的地省份的沟通联系,协调解决承接地在交通、水电气热、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方面的供给不足,增强对疏解企业和员工的吸引力。建立北京和疏解承接地政务服务绿色通道,为疏解企业二次创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陈雪峰表示,疏解过程也是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增强民心凝聚力的过程。民营经济群体要深刻理解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与非首都功能疏解对促进自身转型升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政府职能部门依据民营经济群体需要制定更精准的决策、更完善的措施,找到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强化疏解共识,增强各方合力,找到首都现代化建设和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陈雪峰呼吁进一步引导民营经济不断提高对功能疏解促转型的正确认识,及时校准政府政策指导、社会组织管理和企业疏解行动的着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