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工商联:

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作者:
    在大连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大连市工商联提交《关于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案》。
    在以创新驱动为主要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民营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一批技术领先的民营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在2016年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50强企业中,民营企业的数量占到半壁江山,为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但由于受体制机制、市场及企业自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大连民营企业进入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遇到一些瓶颈或困难。
    有的因信息不对称,对技术、经济和市场信息无从获得,难以找到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切入点;有的因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关键核心技术,难以迈过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门槛;有的融资渠道不畅,虽然其产品有广阔市场,但因资金短缺,不能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往往坐失良机;有的因扶持政策不够透明,推动民营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效应难以显现;有的因不善合作、单打独斗,资源和产业链得不到有机整合,削弱了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实力。为充分发挥我市民营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建议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建议出台关于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意见,进一步引导民营企业围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进行布局,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业、产品招商目录和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实效性强且可落地支持鼓励的政策。使民营企业对政策环境能有一个较好的、稳定的预期。
    二是强化重点企业扶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领军企业的引领和带动。目前大连市民营企业在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生物健康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已涌现出一批基础好,发展前景好,具备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的产业。当前要聚集全市的优质资源和要素,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遵循成长性产业发展规律,按照领军企业—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精准实策,推动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三是强化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初期有较高的风险,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撑,特别是需要风险投资的支持。对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和产品研发缺乏资金的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对贷款企业进行贴息,对出现资金链危机的企业进行应急救助,对取得突出成效的企业给予奖励。在税费政策、项目补助,产品采购等方面,只要对民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利,都要一视同仁给予支持。建立由企业、银行、保险、政府组成的风险联合体,共同分担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的风险。加快金融创新,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信贷方式和金融产品,给予民营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和利率方面的优惠。借鉴国内一些成功经验,允许企业利用自主产权,科研成果,自主品牌实行信誉抵押担保。围绕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战略性新兴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
    四是强化环境营造。目前大连市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还相对较高。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全面清理各种不合法规的行业准入证、生产许可证,切实解决民营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准入不准营”问题。推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推进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目录之外无收费。完善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的规则体系,当务之急是着眼于公平保护产权、完善物权、合同、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清理妨碍公平准入的规定和做法,建立健全公平交易机制,使各类市场主体能够公平取得资源要素,实现机会平等、规则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