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琢石成玉造就“蓝金领”人才

作者: ■本报记者周太友通讯员林琳
    在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杨捷看来,要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实用型人才,要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先后被评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优质特色院校""全国民办高校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奖""非公党建工作示范点"等多项荣誉称号。杨捷因在民办职业教育的突出贡献,被授予"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先进个人""辽宁民办教育家""辽宁民办教育优秀校长"等称号。
    高校是培育人才的基础,对学生未来成长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在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已成为社会难题的当下,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枫叶职院)的学生“没毕业即就业”却成为常态。枫叶职院每年有1000多名毕业生,在大二下学期就被用人单位预订一空。一名优秀毕业生常常被三、四家追要。该院院长杨捷坦言,学生之所以“太抢手”,因为是企业急需的“蓝金领”。
    2010年,当杨捷接手枫叶职院(经辽宁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时,全院只有5名管理人员、300余名在籍学生。经过7年多的锐意创新与探索实践,现已发展到拥有专、兼职教员工347人,全日制在校生5000多人,共设立33个专业,面向全国11个省招生。实现了质与量的显著提升。
    在很多人眼里,考上正牌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但在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是人才输出的重要端口。以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为例,其特点是指学生完成中学学业后,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此外,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可以互通平台也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另一大优势。双元制职业教育为德国的汽车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培养了大批实战型、应用型的能工巧匠,正是这些有着工匠精神的蓝领,打造出了问鼎全球的工业产品,也使德国位列世界经济强国。
    枫叶职院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模式,闯出了一条特色“育人”的新路。以“开专业办公司,以专业促产业,以产业兴专业”的方式,实施校企合一,产学融合。采取“引企入校,校企共建”等多种方式,注重学校理论学习和企业实战的密切结合。培养出一大批既懂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技术型和创新型人才,至今已为银行、保险、投资、酒店、物流、珠宝、影视等领域培养和输送了数以万计的毕业生。
    在杨捷看来,面对千变万化的就业市场,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实用型人才,才是市场的“香饽饽”。为了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杨捷倡导:“让学生自食其力上大学”。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假期,学院会联系北京、上海的五星级酒店、餐饮连锁店,鼓励新生参加为期3个月的带薪社会实践,用所得报酬支付学费。杨捷说,95%以上的新生能够完成3个月的社会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立、自强、自信的意志品格。
    “我们鼓励学生参与体验式创业,除了必修专业课之外,选修课、拓展训练、导师制、创新创业等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平台”,杨捷在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枫叶职院成立了“创业学院”,免费为学生提供场地、桌椅等配套办公设备。发展至今,已经有珠宝店、动漫公司、咖啡店、茶艺室、物流中心等33个体验式创业项目。学院还专门聘请了软件、金融、物流、珠宝、传媒等各行业的导师,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提高技能,付诸实践。
    走进创业中心的珠宝店,展台上、柜台内陈列着诸多价值几百到上万元不等的不同材质、造型各异的珠宝、玉石,店内展台和博古架的布置与商场里的珠宝店没有太大差别。据介绍,店内产品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销售方式,在线上既锻炼了学生的经营和销售能力,线下实物又能提升专业鉴赏能力,把理论转化成社会实践。
    “手机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我们创业中心就能维修”,杨捷所说的手机维修项目,是2017届港口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付浩创办的浩冉科技,该项目已在创客空间孵化两年,初期以手机屏幕维修为主,逐步向手机整体维修与服务扩展,付浩团队通过不断提升技术与服务水平,经营的竞争力提升。项目运营以来,业务稳定且收益可观。目前,浩冉科技已在校外正式注册公司,成为学院创业团队的典范。
    在创业中心,杨捷推行“师师为导师”,鼓励教师带头、带领学生一起创业,消除学生“成长的烦恼”,实现学生带着项目毕业。创业中心的影视基地,起初由几个人和一台电脑起步,现已发展成拥有航拍、摄影摄像、灯光器材等专业设备,可以独立策划、编辑、拍摄、制作,承接各类宣传片、广告片等业务的综合性影视基地。
    在2017年夏季达沃斯经济论坛上,枫叶职院师生制作的沙瓶画作品成为大会嘉宾的伴手礼,该院教师都金为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先生创作的肖像沙画,受到了嘉宾们的赞誉。该院老师还带领学生完成了订单金额20万元的云台山十三大风景沙瓶画项目,完成了创新创业趋势下“作品-产品-商品”的转化。
    为了实现更好的校企合作育人,帮助学生拓展更广阔的就业空间,杨捷还担任大连珠宝首饰协会会长、大连市甘井子区工商联副会长、辽宁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等职务,积极拓展社会资源。
    秉承“以打磨宝石的工匠精神培养人才”的理念,犹如对不同的石料设计不同的造型、对不同的材质实施不同的工艺一样,枫叶职院对学生“因材施教”、悉心培育,像名匠制作宝石一样精雕细琢,提升价值。
    由于枫叶职院的学生在适应社会、职业精神、实践经验、抗压能力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就业含金量高,“一生难求”也成为必然。比如,世界著名邮轮公司新加坡丽星邮轮曾到学校招聘,学生一次面试的录取率高达90%,打破了其过往在中国的招聘记录。
    枫叶职院与大连米盈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合作4年来,从学生入学开始,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有效推动了学生的成长,也为企业创造了效益。先后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100余人,学生分别从事期货高频操盘手、期货分析师和期货讲师等相关工作岗位,学生庞卫东在大连米盈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从事期货交易员工作,月工资已达2万-3万元。
    中国人寿大连分公司把学院设为定点合作单位,优先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2017年共有32名同学进入公司实习、就业。2015级金融管理班学生王森垚入学时对专业迷茫,没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校企合作的专业第一课,初识了保险行业。通过周末到企业的见习,学生渐渐喜欢上了这个行业。在顶岗实习中,选择了合作企业——中国人寿犇腾团队。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转为正式员工,并以锐意进取的干劲得到晋升,成为公司最年轻的主管。
    金融管理专业学生于跃,就任于工商银行营城子支行大堂经理助理岗位,工作期间因其良好的表现得到行长的好评:“于跃同学不仅掌握良好的专业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对岗位有正确的认知。学生在企业的表现可以看出贵校金融专业办的很好,人才培养质量高。”
    为打造优质的教育团队,杨捷把对教师的培养放在学院工作的首要位置,先后选送48名骨干教师就读上海交大、清华大学MBA研修班,分批送36名教师到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高校攻读在职硕士,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和管理团队已成为学院发展的中流砥柱。
    与此同时,杨捷还带领枫叶职院的师生在为服务区域经济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义务为该院所在地大黑石村做销售网站、举全院之力帮助农户销售樱桃,每年为村里投资30万元用于各类设施建设。院团委常年坚持组织学生以“阳光志愿者,情系大黑石”为主题,开展尊老敬老活动,并利用节假日帮助大黑石村进行公益劳动。杨捷认为,情系社会,勇于奉献,是一个合格人才的必备品质。
    7年来,枫叶职院先后被评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优质特色院校”“全国民办高校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奖”“非公党建工作示范点”等多项荣誉称号。杨捷因在民办职业教育的突出贡献,被授予“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先进个人”“辽宁民办教育家”“辽宁民办教育优秀校长”等称号。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精准地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杨捷在枫叶职院践行的办学理念和育人模式,可谓是中国职业教育转向“蓝金领”人才培育的先行者。
    过去,很多人的观念里存在着蓝领不如白领的认知,如今,这个观念因枫叶职院培养的“蓝金领”人才被社会高度认可,而得以改变。未来,枫叶职院还将打通国际交流合作通道,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出国深造,同时助力学生获得更高的本科文凭。
    “即使是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也可以成为一名创造高价值、受人尊敬的“蓝金领”人才。假以时日,枫叶职院将成为共和国培育大国工匠的摇篮”……这不仅是杨捷的豪言壮语,也是对他职业教育成就与愿景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