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大小盘风格

关注有基本面支撑的优质个股

作者: ■本报记者李涛

    过去一周,国内股市偏好集中在大盘股、低市盈率股,以及低价股。分行业来看,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领涨,而计算机、有色金属、电子跌幅较大。中欧基金分析,银行板块涨幅居前,主要因为企业盈利改善支撑下的板块估值修复,以及稳定的业绩回报;在涨幅位居第2的非银金融板块中,券商股领涨,主要因为低估值叠加业绩迎来改善;而地产板块的上涨,则是受益于国内地产政策放松的预期。
    展望2018全年,中欧基金建议投资者可以淡化大小盘风格,可选择自下而上深挖价值标的,银行、保险、房地产、煤炭、有色金属、建筑建材、机械设备、家用电器、食品饮料、商贸零售、医药、计算机等行业值得关注。
    景顺长城基金在近日发布的2018年股票投资策略中表示,A股市场逐渐朝着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尽管过去一年大小盘个股走势分化严重,但是究其根源并非在于个股的市值大小,而在公司本身的质地情况,未来建议淡化大小盘风格,挖掘真正优秀、拥有核心竞争力、有基本面支撑的优质个股,这类投资标的将有望得到市场青睐,获得估值溢价。景顺长城基金将重点关注四个方向:第一,消费升级以及大消费板块;第二,产业升级,新业态和新的投资机会不断涌现;第三,科技及智能生活;第四,环保主题。
    而对于创业板市场,建信基金金融工程及指数投资部总经理、建信创业板ETF拟任基金经理梁洪昀表示,创业板指数作为创业板市场的标尺指数,成份股集中在高成长性行业,在经过技术层面的深度调整之后,估值水平接近历史低位,在后续政策层面持续向好的预期下,左侧布局的窗口期来临,配置价值正逐步显现。
    梁洪昀进一步分析表示,从创业板指数内核来看,其由创业板市场中大市值、高活跃性的100家上市公司组建,集中于成长性高的行业,前三大权重行业电子、传媒、计算机成份股权重占比超过45%,与当前一些主流的主板指数成份股构成有显著差别,指数之间相关度低,可以用作进行资产组合配置。2013年以来至2017年中,创业板指数成份股的主营业务收入各年度增长率均接近或超过30%,更于2015年超越50%,凸显相应上市公司的高成长性。
    投资机会方面,不少券商在公开研究报告中表示,A股已进入令人心动的“春季行情”。专业人士提醒,在A股逐渐回归价值投资的背景下,ETF等工具型产品将成为把握市场趋势的“利器”,投资者可适当关注。在刚过去的2017年,华夏基金“ETF军团”大放异彩。WIND数据显示,华夏基金旗下股票ETF2017年平均收益率达24.53%,最高年度收益达46.60%,为持有人创造了不错的回报。
    投资者在挑选ETF时,除了要关注ETF所跟踪的指数,也要挑选其背后的基金管理人。作为ETF领域的“先行者”,华夏基金于2004年推出了国内首只ETF——华夏上证50ETF,之后十余年持续深耕ETF投资,不断完善和丰富产品线,力争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选择。目前,华夏基金旗下已有11只股票ETF产品,涵盖境内主要规模类宽基指数、行业指数、香港市场宽基指数等,ETF管理总规模达650亿元,从市场占比看,华夏基金ETF市场占比高达30%,稳坐国内权益ETF市场头把交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