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辈创业的起点不同,轨迹迥异,虞文品对企业有自己的管理思路,秉承“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他探寻着家族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契合点,更努力地赋予企业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他说,办企业首要的社会责任就是要把企业做好,让员工过上好日子,这比一般的社会救助更有意义
温商是中国现代商业浪潮中耀眼的群体之一。他们敢为人先,他们商海弄潮,他们情系桑梓,他们回报家乡,他们在缔造一个个商业神话的同时,也在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史中书写下辉煌一页。现在,走进笔者视野的这位温商,是温州市工商联常委、兴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虞文品。
在乐清湾之滨,瓯江口之畔,坐落着中国电器之都——乐清柳市。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样一个电器摇篮中孕育了这样一位温商。他,弃政从商,担当起传承家族企业的重担。他,审时度势,在科技投入和企业创新方面推陈出新。他,运筹帷幄,带领企业跻身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前列。
他就是虞文品,温州市工商联常委,兴乐集团董事长。自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以来,虞文品重视科技投入和企业创新,经数十年发展,兴乐集团已发展为多元化、无区域企业集团。
据了解,兴乐集团是一家集研发和制造高低压电线电缆、高分子材料等产品为一体的综合企业。30多年前,虞文品的父亲虞一杰下海创业,开始创办这家高起点、高投入的综合性电缆厂。经过多年的发展,兴乐不断壮大,而虞一杰也已年近古稀,在三个儿子中,他钦点老二虞文品接班企业。而当时的虞文品,担任乐清柳市电信局副局长一职,正是春风得意之时,下海,对虞文品而言,可谓是“逼上梁山”。
经过一番强烈的思想斗争之后,虞文品决定辞去公职,正式执掌家族企业兴乐集团的“帅印”。从那一刻起,虞文品便肩负起带领整个企业发展壮大的使命,眼前是企业的未来,背后是员工的生计。虞文品倍感压力。
与父辈创业的起点不同,轨迹迥异,虞文品对企业有自己的管理思路,秉承“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他探寻着家族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契合点,更努力地赋予企业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他说,办企业首要的社会责任就是要把企业做好,让员工过上好日子,这比一般的社会救助更有意义。
前几年,温州经济遭遇寒流,线缆行业发展态势严峻。在这样一个外需不振,内需疲软的态势下,不少线缆企业面临破产、倒闭的困境,但兴乐却一枝独秀。究其根本,是因为虞文品一直坚守实业,并且在扎根实业的前提下,顺应时势创新转型。
这一次转型让兴乐获益匪浅,虞文品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选择继续向高端方向转型。依靠高端技术给兴乐集团的崛起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也带来了无限商机。
企业的发展必定不是一帆风顺,兴乐也曾面临过踟蹰徘徊的局面。在前几年的担保链旋涡里,兴乐也受到了波及。即便如此,虞文品始终坚守“人无信而不立”的原则,以一己之力将这个漏洞填补起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虞文品在管理企业的同时,也不忘勤修内功,始终保持学习的激情,为自己的企业不断汲取知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力量源泉。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虞文品深谙其道,他说,书不是用来读的,书是用来悟的。两次学习的经历让他明白了如何去学,如何结合理论与实践。
如今的兴乐集团综合实力位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先后与多家五百强企业合作,并成功开拓了欧美、中东、东南亚、非洲等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市场。虞文品表示未来兴乐要走出去,要让兴乐的产品在全球市场上有更多的话语权。
短短十几年,虞文品已经将兴乐从一家小企业发展成闻名遐迩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如今的他,鬓角上已依稀显现出几根斑驳的银发,但在波涛起伏的商海中,他始终怀揣着一颗为员工谋福祉,为社会担责任的赤子之心。厉兵秣马,锐意进取,对于未来,虞文品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