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东市美丽乡村建设唱响惠民“好声音”
作者:
■霍永祥陈晓雷
踏着冬日的皑皑白雪,沿着笔直的水泥路来到黑龙江省肇东市四站镇克宝村,一排排平房鳞次栉比,住宅楼掩映在村中。“村里这几年的变化,我真是感触太深了,家家通上了自来水,整齐划一的水泥路面通到家门口”。四站镇克宝村农民王民入住村里统一建设的楼房已经3年了,谈到新农村建设给他家生活带来的新变化,他感慨颇多。
近年来,肇东市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既因地制宜、突出本地特色、推动产业发展、提升文化内涵,又在点上创新、线上整合、面上统筹,真正让乡村拥有优美的“颜值”、秀美的“气质”,载满浓浓的“乡愁”。以中心村、特色村为重点,持续加大环境整治、拆危拆旧、美化绿化力度,推进环境整治与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不断发展特色效益农业“造血功能”,激发美丽乡村建设内生动力,真正实现外在美与内涵美的和谐统一。镇、村干部以百姓满意度为“新高地”,通过持续开展镇村环境整治活动,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实施精细化管理,让美丽乡村建设真正成为改善农民生活品质的精品工程、民心工程。同时,大力培育乡村文明新风,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文明和谐的生活氛围,既注重绿化、美化、亮化等硬件建设,又注重村屯传统文化、精神文明、村规民约等软件建设。如今,伴随着令人陶醉的乡土气息,美在“颜值”、美在“气质”的美丽乡村正在逐步改变着肇东的村村屯屯,房前屋后净了、沟渠清了、道路洁了、环境美了,取得了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成效。
2017年,昌五镇昌盛村从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健康水平入手,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先后投资1400多万元,采取政策补一点、村集体拿一点,村民自愿出一点,域内外能人捐一点等措施,全面推进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让乡村绿起来、让农民乐起来,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省级环境整治示范村。通过打造人居环境美,全村环境卫生实现了全覆盖作业、网格化管理、常态化运行,硬化道路11公里、修建排水沟1.4万延长米,修建公共花坛8处、农户门前花坛160处、安装路灯230盏,建设1000平方米农民文体活动广场2处,既为群众提供舒适便捷的文化娱乐场所,又盘活了精神文明宣传阵地。依托打造乡村致富美,围绕福泰兴酒业产前、产中、产后做文章,采取“支部+协会+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建立绿色蔬菜基地、无公害玉米种植基地、特色马铃薯基地。7名党员带领10户农民,以盖家屯3万多平方米的废弃大坑为圆点,建设集特色餐饮、绿色采摘、水面游玩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园,38名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园区打工增收,月收入3000多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