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开启对俄合作新征程

去年前11月实现对俄进出口额增长128.3% 全面展开高端服务业合作

作者: ■本报记者刘洁蒋承志

    哈尔滨市积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抢抓国家新一轮东北振兴政策机遇,以打造对俄合作中心城市为牵动,依托自身比较优势,加快推进对俄全面合作战略升级,逐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开放体系。
    如今,随着对俄合作不断深入,昔日的“东方莫斯科”哈尔滨,凭借其地缘优势,在经贸、科技、金融等领域开始了全方位对俄合作的征程。
实现对俄进出口额增长128.3%
    日前闭幕的哈尔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对外宣布,2017年1-11月,哈俄哈欧班列、对俄电商小包发运货值分别达到7.5亿美元和8.08亿美元,实现对俄进出口额增长128.3%。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中俄两国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凭借地缘的优势,哈尔滨积极发挥对俄合作中心城市的枢纽作用,先后开通了哈欧班列、哈俄班列、哈尔滨至俄罗斯叶卡捷琳堡货运包机航线,并积极推进在俄罗斯的海外仓建设。
    2017年,哈尔滨市还开通了符拉迪沃斯托克-哈尔滨-曼谷的航线,并进一步完善了中俄本币结算、在线支付功能。随着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2018年,哈尔滨将重点围绕哈俄、哈欧、哈美等通道客户群实施靶向招商;谋划综保区配套产业园,推进临空经济区申报;发挥莫斯科海外仓、叶卡捷琳堡农业示范园区等境外平台作用,着力打造跨境产业链和产业聚集区。
    为了推动对俄经贸,哈尔滨构建起立体支撑体系,使得对俄经贸合作务实、紧密。同时,哈尔滨还借助政策支持,丰富口岸功能。哈尔滨配套口岸功能建设同步推进,全面打造立体化、多功能的新平台。2017年3月哈尔滨综合保税区正式通过国家验收,成为黑龙江省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通关最便利的特殊开放区域,已有东浩兰生国际、优传国际等40个项目签约入驻。中俄跨境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平台已上线试运行,接入18种俄罗斯支付方式,哈尔滨市成功获批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此外,哈尔滨内陆港将于下个月正式迁入哈尔滨国际集装箱中心站,届时“区港站一体化”效应将充分释放。
立体交通打造对俄枢纽城市
    作为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哈尔滨市还积极推进对俄跨境物流通道建设,截至2017年上半年,航空、铁路对俄过货值总额为9.17亿美元;截至2017年5月,公路对俄过货值为4.4亿美元,总计金额为13.57亿美元。
    据介绍,目前哈尔滨已开通对俄客运航线12条,数量仅次于北京。2013年11月开通的哈尔滨至俄叶卡捷琳堡货运包机航线,是国内首条对俄电商货运包机航线。目前,哈尔滨市正在与更多北美城市建立空中物流网络。在我国国内航线中,哈尔滨凭借距北美空中直线距离最短的优势,将打造成东北亚物流枢纽。
    在铁路通道方面,2016年2月开通的哈俄国际货运班列,已实现每周一班常态化运营;公路通道方面,2016年7月,开通哈尔滨至莫斯科哈俄国际公路运输通道,截至今年5月底,累计发送1336班次,运载货物2.2万吨。哈尔滨市对俄物流通过航空、铁路和公路三个渠道过货值总额达到13.57亿美元。
    借助跨境电商浪潮持续高涨,哈尔滨对俄包机也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17年,哈尔滨对俄货运包机运货量为2912吨,同比增长32.9%。而自包机开通以来,哈尔滨对俄电商包机及客货混载航班已累计发运货物8870吨,货运量占中国对俄电商小包出口三成以上,哈尔滨已成为国内对俄出口电商包裹量最多和对俄跨境零售出口额最大的城市。
    未来,黑龙江机场集团将进一步加快发展面向俄罗斯、欧洲、东北亚和北美的航空客货运包机,使哈尔滨成为连接欧亚美的功能齐全、多式联运国际物流枢纽与通道,为发展外向型产业,推动产业聚集创造条件。
高端服务业合作全面开启
    借助经济基础,哈尔滨大力促进对俄会展、金融合作。五年来,哈尔滨市共举办大型国际展会50个,其中对俄国际性展会27个。打造多领域交流平台,目前,哈尔滨市已与26个国家的33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其中,与俄罗斯5个城市缔结了友好城市关系、11个州(市)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俄罗斯已成为与哈尔滨市建立友城最多的国家。
    与此同时,哈尔滨还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对俄产业和科技合作深入、扎实。哈尔滨市立足装备制造、医药、食品等领域的优势企业和存量资产,瞄准俄罗斯市场需求,全力打造跨境加工产业链,积极扶持对俄出口加工贸易企业做大做强。
    在对俄科技合作方面,哈尔滨市市先后建立了对俄工业中心、对俄农业中心、中白胶粘剂研发中心等18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在科技创新城内建设了国家对俄科技服务示范项目--科谷国际采购服务中心,60余家国内外机构和企业入驻,强化政策引导,促进国际高端成果落地。
    为打造国际科技合作品牌,哈尔滨市已连续成功举办了6届哈科会,累计邀请独联体、欧美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1000余人次,征集国外项目9000余项,签订各类合作协议800余项。
    10个领域全方位合作
    以友好城市关系为依托,2005年1月6日哈尔滨与哈巴罗夫斯克市成立了哈尔滨-哈巴罗夫斯克国际合作委员会,开启了定期会晤机制。2015年第二届中俄博览会期间,哈市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借助两地结好25周年契机,正式建立“联合工作组”运行机制。到目前为止,双方举办了两次会晤活动,签署了10份各领域合作交流协议,重点推进哈尔滨与斯州在投资、工业、建筑、旅游等领域的合作
    另外,哈尔滨市还发挥新区承载作用,持续推进对俄合作。目前,新区对俄合作基地现已入驻企业32家,40项国际合作项目在孵;从事对俄经贸合作企业50余家,迈远、俄易租、俄易购等电商平台70余家;已入驻世界500强企业50多家,新区登记注册的境内主板上市公司数量分别占哈尔滨市和黑龙江省的88%和62.8%。哈尔滨新区着力打造中俄文化艺术交流区,中俄文化交流高潮迭起,以哈尔滨音乐学院为代表的中俄高等教育合作方兴未艾。哈尔滨还创办了万达俄罗斯青年双创基地,为3000余名在哈尔滨的俄罗斯留学生提供发展机遇;并辟建万达阿尔巴特大街,打造外侨聚集景观,展示俄罗斯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