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基金业绩持续优异
非货币公募规模位居行业前五
作者:
■本报记者李涛
回望2017,资本市场风云变幻。中银基金积极把握投资机遇,旗下各类基金整体飘红。凭借持续优异的业绩,中银基金非货币公募资产管理规模逾2300亿元,跻身行业前五,在银行系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一。
2017年上证综指走出M型曲线,面对堪比“过山车”的振荡行情,中银基金旗下权益类产品显示出较强的抗跌能力,业绩持续优异。Wind数据统计,截至12月29日,中银基金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中,约7成全年复权净值增长率跑赢大盘涨幅,12只涨幅超10%,绝大部分实现正收益。其中,中银中证100、全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4.15%,高居同类产品的前6%;中银战略新兴产业和中银动态策略涨幅分别达27.49%和27.05%,双双位列行业前30%;中银互联网+和中银消费主题涨幅分别为22.73%和22.67%,均位列行业前40%。灵活配置型基金中,中银行业优选全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达28.24%,跻身同类产品前6%;中银蓝筹精选、中银价值精选涨幅均超20%,位列行业前10%左右。
中银基金旗下一批基金经历了这些年来资本市场的大起大落,取得了穿越牛熊的优异成绩。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9日,中银基金旗下多只成立时间十年左右的老基金自成立以来的涨幅均超过200%。其中,中银中国自成立以来回报高达706.2%,中银持续增长和中银收益分别达366.12%和341.32%,中银动态策略涨幅达224.11%。在成立五年左右的基金中,中银主题策略成立以来回报达118.97%,中银转债增强A、B回报分别为86.9%和82.3%。根据晨星12月25日的数据,全行业仅有28只十年期五星评级基金(含A、B/C份额),中银基金旗下的中银收益和中银中国就位列其中,中银持续增长则获得三星评级。
卓越的投研能力与风险管理水平让中银基金屡获权威奖项的青睐,迄今已在金牛奖、金基金奖、明星基金奖、晨星基金奖及英华奖等行业重量级评选中揽获近70项大奖。持续优异的业绩更为中银基金的持有人实现了长期稳健的投资回报。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中银基金2017年全年分红超36.5亿元,累计分红总额超208亿元(均不含货币类产品分红)。
投资者的广泛认可和信赖托付,让中银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连年攀升。截至2017年底,中银基金非货币公募资产管理规模突破2300亿元,高居行业前五,排名银行系基金公司第一。
据悉,中银基金新年第一只新发基金——中银改革红利混合型基金于近日启动发行,将紧跟政策方向,投资受益于改革红利且具有良好成长性的优质企业。盘点过去十几年的市场运行概况,每阶段龙头行业和优势公司均与政府政策驱动紧密相关。本世纪初,国家政策注重GDP考核,重点发展基建、房地产、重工业等产业,涌现出机械、房地产、金融等大批龙头行业和优势公司;而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互联网、环保、大消费等行业持续收获丰厚红利。中银改革红利的投资标的将不囿于具体行业,而是强调政策引导性,只要是受益于制度改革、产业改革的行业,或是受益于自身股权结构、管理机制、生产经营各方面改革的优质企业,都将重点关注。
十九大胜利召开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翻开了新篇章,更重视社会公平,更强调高质量的增长。十九大报告指出,供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型国家、乡村振兴、区域协调、体制改革、经济开放将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任务。中银基金认为,高端制造、信息技术、大消费、节能环保等行业有望成为投资潜力巨大的“金矿”。而2018年恰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距离2020年达到小康社会仅有两年时间,正处于政策密集期。中银改革红利生于此时,便于选择契合政策目标或有相应政策引导的行业,更贴近现阶段的转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