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只会导致两败俱伤

作者: ■吴学安
编者按:
    针对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放弃销售华为手机和上周美国否决蚂蚁金服收购速汇金等事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日前在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中表示,很遗憾地看到有关中国企业在美开展的正常商业性投资并购再次因为所谓的"国家安全"原因受阻。高峰同时指出,反对保护主义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投资保护主义。
    无独有偶,当地时间1月12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公布2017年度知识产权保护的报告,将淘宝网等3家中国电商平台以及北京秀水市场等6家中国线下市场列入"恶名市场"黑名单,这也使得中国公司在这个榜单上占比达到20%。据悉,自2011年2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首份"恶名市场"名单以来,中国著名电商百度、京东等都曾被列入其中。淘宝网曾在2012年获当局除名,但2016年再被点名。2017年,USTR重将淘宝列回"恶名市场"名单,使得业界普遍担忧,新的贸易壁垒又战胜了事实。
    美国作为世界最发达的经济体,长期以来一直是自由贸易的主要倡导国之一。其近期的频频动作,却背弃了国际自由贸易中的义务和承诺。全球化自由贸易不可逆转,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极为不明智,损人不利己。针对这一话题,本版编辑特选刊两篇评论,供读者分享。
    自10年前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中国已成为美国滥用贸易救济措施的最大受害者。美国商务部早前公布旨在强化贸易救济措施的14条建议,涉及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其核心包括取消给予单个外国出口企业在特定情况下的反倾销或反补贴豁免等内容。
    面对这场百年未遇的金融海啸,早在2009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伊始就提出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随后美国参议院提出不少补充内容,其中特别加强了其中“买国货”的条款。“买国货”条款在美国国内引起巨大争议。支持者认为,政府用纳税人的钱刺激经济,理应购买国货创造就业岗位。反对者则批评,美国主张买国货是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全球范围的贸易战因此一触即发。美国“买国货”条款不仅引起国际社会对在全球引发贸易保护主义的担忧,还有可能扭曲世贸组织有关保护贸易的协议。
    历史数据显示,危机时期,贸易保护主义都呈上升态势。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危机时期、本世纪初的IT泡沫危机时期,都印证了这个结论。理论证明,贸易保护主义的结果是多边俱伤,恶化全球贸易形势和对经济稳定复苏非常不利。目前要防止全球爆发贸易战,除了贸易伙伴多元化和推动区域性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之外,短期内,要特别注意对贸易保护行为的“同等级”回应,这是遏制贸易保护主义升级、避免贸易战的重要策略。博弈论证明,如果一方采取有利于自身的策略,对手没有采取同样的策略回应,主动方将获取最大收益,贸易保护主义会“得寸进尺”。
    美国知名智库凯托学会此前曾警告说,如果美国加剧对华贸易磨擦,外界将理解为这是美国总统的直接意愿,因此“采取的攻击行动和后果将是深远的”,并有导致“爆炸性的贸易摩擦”的可能。此前,世贸组织一份调查报告称,目前大部分国家尚未诉诸保护主义手段解决经济难题。但如果各国政策倾向保护主义,“只会恶化全球经济形势,令早日恢复的希望更加渺茫”。
    美国作为世界最大、最发达的经济体,在国际贸易中拥有比其他国家更多的优势和利益,因此长期以来一直是自由贸易的主要倡导国之一。近年来,美国因国内政治考虑,屈服于国内个别行业或利益集团的压力,背弃自己在国际自由贸易中的义务和承诺,堕入保护主义的窠臼。这种对自由贸易“用之如珍宝,弃之如敝屣”的态度实属不智,是极为短视的。事实上,无论是美国“买国货”条款、征收高额反倾销税,都可能向其他国家“出口失业”,但这种做法也如“经济毒品”,终将伤害美国自身。
    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认为,全球保护主义抬头,缘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经济形势和就业状况恶化。“艰难处境引发保护主义的焦躁情绪。”华尔街金融风暴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让不同经济体间自由贸易的重要性浮出水面,金融危机极易冲击单个经济体的增长,并且通过恶化市场需求,最终负面影响实体经济发展。而国际贸易自由化却能够透过贸易各方的差异化需求,有效阻碍这一问题的出现。如果世界各主要国家不能协同对抗危机,世界经济极有可能重蹈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覆辙——各国为了应对国内危机加剧贸易对抗,陷入无休止的口水战与贸易战,最终导致全球经济重度衰退。各国为一己之利互相挑战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美国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进口国和出口国,就目前的美中关系,如果将其与20世纪80年代的美日关系,以及近10年的美欧关系进行对比就会发现,贸易额扩大,双方之间的隔阂也随之增加。但多数专家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在WTO法理之中,不会升级为贸易战,国际贸易谈判和解决争端的国际规则将化解此种紧张局势。中美两国经贸关系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尽管中美在贸易摩擦上处于激烈交锋,但目前仍然还是处于理性的状态,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或是贸易纠纷,不会酿成中美之间的贸易大战。作为一个迅速发展中的贸易大国,势必会遇到范围越来越大的贸易保护,即使没有金融危机,中国现阶段所遇到的国际贸易摩擦也会加剧。在此背景下,我们也需要反思一下,过去那种靠低成本竞争的方式将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只有做高附加值的产品才不会在瞬息万变的贸易保护风险中轻易地被所在国扫地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