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营商环境勿“五十步笑百步”
作者:
■李富永
随着“毛振华雪地陈情”和“雪乡宰客”等事件的喧嚣,东北营商环境相对不佳的问题再度凸显,除了“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再度流行外,还新出了“雪再白也掩盖不了人黑”新论断。这虽属自然,但也难免含有“五十步笑百步”的倾向。
无论是政府官员懒政不作为,还是商家竭泽而渔、宰客欺客,这在全国各地都曾经发生过,且也难免还会复发,只是彼此程度有轻有重而已。这应该是很浅显的道理,但人们在现实中却往往习惯于以偏概全,这就值得因人而异地分析一下。
对于消费者而言,不管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还是以口碑效应来倒逼东北商家弃恶从善,虽然不科学,但也没有太大的不妥之处。至于政府机关及其官员,在嘲弄“投资不过山海关”现象的时候,更该自我“照镜子”“洗脸面”和“正衣冠”。因为官员贪腐问题,与营商环境的地域差别还不一样,并没有明显的地域性程度差别。即便不贪腐,作为手握权柄、主宰公众命运的强者,其是否作为、作为是否民主科学,仅仅这两个层面的差别,就牵涉到国家和社会的宏大命题。作为不民主不科学,官员越大坏事越大。该作为而不作为,同样耽误改革开放大业。
该作为而不作为,推诿扯皮到了什么程度?不说不知道,说出来吓一跳。
北京商人吴海之所以能走进公众视野,是因为在2015年3月,他给总理写了一封公开信引起广泛热议,吴海也被邀请进中南海参加座谈。总理虚心纳谏,并且立即布置整改工作。问题该解决了吧?结果没有。
吴海说,作为私营酒店,选择施工队只要有资质、图纸规范、施工过程规范,业主愿意找谁就找谁,但有的地方主管部门非得让他去招投标,招投标耽误时间,还多花钱。当年住建部让地方“看着办”,现在有的地方已经取消私营企业工程招投标,但有的地方就是不取消。
“神仙打架百姓遭殃”,这样的现象刚刚还在石家庄发生。工商局和行政管理局互相推诿,害得商户三个月不能办营业执照。
官员不作为,百姓跑断腿;官员搞腐败,商人百姓都有可能跟着学坏。东北营商环境不佳,其实包含两个层面的不佳:其一是部分政商关系不“清”不“亲”;其二是部分商家欺诈消费者。这两大关系看似是两个命题,实际上却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甚至还有可能引发更深层次的恶果。
在这方面,山东日照港就完整“实践”了一番。在2002年到2017年之间,位居董事长的杜传志大搞腐败,不仅中层干部要向他送礼行贿,就是普通的码头工,也学会了吃拿可卡要,搬运一个东西,都要货主掏这费那费。可见上梁不正下梁歪,官风不正民风坏。
官风恶是万恶之源,所以中央要打“大老虎”。但经过多年的严打后,“大老虎”不再张牙舞爪了,而是假装廉政了。所以1月13日发布的中纪委公报强调,要问责那些“表态多、行动少”和“调门高、落实少”的“两面人、两面派”官员。“表面大喊简政放权,遇到关键环节却不放手;誓言补齐民生短板,该上马的项目却迟迟不开工……”人民日报也已经具体描绘出这类“两面派”的轮廓了。
看来,要揪出“两面人、两面派”不难,难的是怎么处置。依法处置是必然的,但对于石家庄那些三个月办不上执照的商户而言,谁能弥补他们的经济损失?如果不是小商户,而是大企业大项目,官员渎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又该怎么办?这些至今还没有判例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