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引导民营经济为精准扶贫贡献有生力量

——山西省工商联2017年精准扶贫事业回顾

作者: ■本报记者张华钰

    从成立由山西省工商联主席、党组书记任组长的山西省民营企业与贫困县合作帮扶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引导民营企业与贫困县合作帮扶的行动方案》,到7个工作日内从南到北召开4场全省产业扶贫企业与项目对接洽谈会,现场签约金额77.5亿元;从组织省内外商协会负责人、晋商代表及民营企业家100余人参加全省“千企帮千村”产业扶贫项目观摩暨“重走万里茶路”晋商回乡上党行活动;到光彩事业“太行行”实现拟投资总额212亿元,捐款捐物1828.94万元;从“年轻一代企业家创业创新发展行”奔赴岢岚、繁峙、右玉等地体察真贫、对接项目、助力发展,再到组织民营企业、商会参加地方扶贫招商推介活动,投资126亿元……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中,山西省工商联在精准扶贫战役中聚焦攻坚,动作不断,凝聚起了全省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广泛共识。
    据最新资料显示,当前山西省参与扶贫的民营企业数达1573家,实施项目3479个,投入资金25.6亿元,帮扶贫困村2583个,帮扶贫困人口26.5万人。一年来,山西省工商联引导企业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商贸扶贫、公益扶贫、智力扶贫等模式,扎实推动了“千企帮千村——精准到户”扶贫行动向深度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人口倾斜,有效引导了扶贫开发成为投资的新热点,涌现出了一批展现当代晋商风貌的先进典型。
凝聚广泛共识 深化扶贫战绩
    山西是我国贫困程度较深的一个省份,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中,山西省有2个,全省119个县(市、区)中有58个贫困县。到2016年底,山西全省尚有144.2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5.9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面对艰巨任务,2017年,山西省工商联不断深化认识,再次发力,先后出台《山西省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精准到户”扶贫行动2017年度行动计划》、《政策性金融支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战略合作协议》、山西省工商联《关于贯彻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实施意见〉的实施方案》、山西省工商联《关于引导民营企业参与贫困扶贫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并在山西省工商联十一届六次执委会、十二次代表大会和十二届一次执委会中,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引导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精准扶贫,推动“千企帮千村”扶贫行动提质增效。与此同时,召开全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及台账管理工作视频推进会,部署“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计划、民营企业参与“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扶贫和“五位一体”金融扶贫行动有关工作,不断推进精准扶贫向纵深发展。
    2017年2月28日,山西省工商联又与省农业厅等部门共同组织召开了产业扶贫政银企洽谈会,以进一步推动该省产业扶贫工作,加快推进金融机构与企业信贷合作,促进企业产业扶贫发展,当天的会上10家银行与企业进行了现场签约。
    产业是贫困地区的软肋,产业扶贫,项目是关键。从2017年3月底到4月初,山西省工商联加速扶贫攻坚,将“一村一品一主体”作为产业扶贫重要抓手,联合省农业厅等部门,7个工作日内,在忻州、大同、临汾、吕梁四地连续召开4场“全省产业扶贫企业与项目对接洽谈会”,集中推介346个产业扶贫项目,41个项目签约,签约金额总计77.5亿元,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行业商会、地方政府共千余人次参与其中。对于这一举措,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批示道:“思路和方法都很好,可宣传推广”,省长楼阳生批示道:“抓好落实,力争双赢”。6月,山西省工商联启动“千企帮千村”产业扶贫项目现场观摩暨“重走万里茶路”晋商回乡上党行活动,组织省内商协会、省外晋商会负责人和代表性民营企业负责人100余人,深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长治市武乡县、平顺县、壶关县和山西省级贫困县沁县,参观产业扶贫典型企业、考察对接产业扶贫和招商引资项目,交流各地扶贫经验。这一活动,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家们参与扶贫行动的热情,为企业家们建立起了与长治市及4个贫困县的联系渠道、搭建了广泛的合作平台。9月,山西光彩事业“太行行”再次走入长治,活动共达成招商引资项目49个,拟投资总212亿,全省民营企业和商会组织公益捐款捐物共计1828.9万元,所捐款项和物资全部用于长治市光彩公益项目和脱贫攻坚项目。
    与此同时,从2017年6月份开始,山西省工商联组织的“年轻一代企业家创业创新发展行”活动也正式拉开帷幕,一大批优秀年轻企业家在原平、繁峙、右玉、怀仁、岢岚等地考察走访、对接项目,助力贫困地区发展脱贫。这一活动开展一年时间,山西各级工商联、商会及企业600余人次参与其中,5个市县党政一把手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与活动,并将此作为地方展示自身和助力发展的品牌平台。
    不仅如此,2017年度,山西省工商联还广泛组织民营企业、商会参加晋商晋才大同、宁武招商推介活动,大同活动现场签约16个项目,总投资126亿元,促成宁武温泉项目、古村镇开发等多个项目建立合作。此外,还与山西省农业厅、省国资委和省金融办共同召开产业扶贫政银企洽谈会,建立起第一批130余家《民营企业产业扶贫项目融资需求库》,提供给省农业厅、金融办、农发行山西分行供择优重点支持,让参与扶贫的民营企业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充分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发展力。
    一年来,山西省工商联通过这些常年不间断的举措和实践,有效推动了民营企业广泛参与到特色产业扶贫、“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扶贫和“五位一体”金融扶贫行动之中,使得“千企帮千村”扶贫行动取得了落地见效的成果。
    聚焦深度贫困 决胜全面小康
    2017年,是我国扶贫攻坚聚焦深度贫困的发轫之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重要讲话中提出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扶贫行动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的要求后,山西各级工商联、商会和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坚决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在抓好行动提质增效的基础上,聚焦攻坚深度贫困。
    对于山西来说,深度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吕梁、太行两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尤其是偏关、宁武、静乐、兴县、临县、石楼、永和、大宁、天镇、广灵等10个深度贫困县和3350个深度贫困村,以及28.47万因病、残、灾和年龄等因素致家庭主要劳动力失能的深度贫困群体,成为山西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2017年7月,山西省工商联发布关于贯彻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实施意见》的实施方案,并制定“关于引导民营企业与贫困县合作帮扶的行动方案”,要求以吕梁、太行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聚焦10个深度贫困县、3350个深度贫困村的脱贫攻坚,全面参与58个贫困县、7993个贫困村的扶贫工作。
    同时明确目标任务: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推进“千企帮千村——精准到户”扶贫行动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深度贫困地区企县结对帮扶,推动民营企业和10个深度贫困县实现企县结对合作帮扶全覆盖。2018年推动民营企业和全省58个贫困县全部实现合作帮扶全覆盖。要以增强贫困县“造血功能”为导向,以“一村一品一主体”为抓手,采取一企一县、多企一县、一企多村、多企一村、商会深度参与等全方位、多领域和形式多样的结对帮扶行动,确保到2020年,对结对帮扶贫困县形成优势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步、贫困群众与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发挥切实有效的助推作用。
    按照行动方案,山西省工商联成立了由主席李武章、书记杨临生任组长的全省民营企业与贫困县合作帮扶行动工作领导小组,随即开展大规模摸底深度贫困县企村结对帮扶工作,省工商联班子成员分组联系对接10个深度贫困县,引导动员87家优秀民营企业与58个贫困县开展合作帮扶,并组织民营企业参加全省企业与贫困县合作帮扶现场推进会。
    同时,山西省工商联充分调动地市工商联的积极性,上下联动,互动推进,不断深化他们的参与度,拓展他们的主战场,推动各市根据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广泛动员民营企业和商会结合自身优势和产业特色因地制宜、因企制宜积极与贫困村、贫困户建立结对帮扶关系。
    在这种工作机制的强力推进下,晋中市、运城市、临汾市工商联组织省工商联常委以上企业与贫困县举行集中签约活动,并动员当地优秀民营企业结对帮扶贫困县;阳泉市工商联召开百企帮百村现场推进会,晋城市光彩事业促进会开展“精准扶贫·陵川行”活动,帮助陵川县深度贫困村“两委”改善办公条件,山西省湖南商会18人考察团赴永和县就煤层气资源勘探抽采、黄河乾坤湾旅游、红色旅游建设、风力发电等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天镇县工商联联合国税、地税部门设立产业扶贫税务门诊,帮助解决该县7大行业涉税需求,助推企业发展;阳曲县工商联与山西万事兴家俱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百企帮百村”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为参加培训的贫困人员提供100个就业岗位;山西省广东商会数进中阳县,为当地贫困山村修筑道路,架设路灯……。
    市县工商联、商会和广大民营企业的主动作为,为推动企县合作帮扶全覆盖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而这种工作机制的建立,夯实了扶贫工作的平台和基础,为赢得攻坚战役奠定了先决条件。
    梳理工作得失 弘扬晋商精神
    2017年最后两个月,山西省工商联全部领导干部及各处室负责人,分4组深入全省各市县工商联、商会及结对帮扶民营企业,进行年度“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推进情况督导,就各地扶贫行动整体工作落实情况、来年行动计划、民营企业与58个贫困县企县对接落实情况、10个深度贫困县是否实现企县结对全覆盖、台账管理情况、企业在参与扶贫中存在的困难,以及典型案例、优秀经验等进行深度摸底考察。
    在对长治、晋城、吕梁三市的督导中,第四调研督导组一行历时9天,行程2500多公里,深入3市、12县、16家企业、11个村进行了实地走访,并邀请当地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部分县直部门负责人,组织召开了5次座谈会,听取了40余位民营企业负责人就企业参与精准扶贫情况的汇报,并形成内容详实的情况报告。
    在对太原、阳泉、忻州三市的督导中,第一督导调研组深入厂矿企业,村巷农户,详细了解各企业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帮扶实效、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帮扶计划,撰写报告,真实客观反映了企业所面临困难和诉求。
    通过这次以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现场抽查等方法开展的大调研,山西省工商联看到了各地一年来的真实成绩和努力,也发现了一问题和不足亟待解决。
    譬如,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机制运行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基层工商联组织力量薄弱,与扶贫办合作还不够紧密;台账数据不全面,还有许多民营企业在精准扶贫中的贡献没有统计进来,也有部分数据更新不及时、不精准;模式创新不够丰富,公益捐赠数额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三种帮扶路径中占比仍然较高;产业扶贫在提高贫困群众参与率方面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典型引路不够到位,在收集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对案例的提炼总结不精练,在协调主流媒体、专业媒体和利用新型移动媒体宣传方面力度不够等等。
    为此,在已经开始的2018年中,山西省工商联将从四个方面发力:一是巩固利用好现已形成的良好态势,全力推进“千企帮千村——精准到户”扶贫行动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通过发展产业扶贫项目提质增效,让进村结对的企业有实实在在的帮扶工作可做,通过实施特色产业项目促进贫困村“五个有”的落实;二是加大结对帮扶力度,集中力量推动87家民营企业和58个贫困县合作帮扶实现全覆盖,努力实现帮扶企业数量有大的增长、帮扶成效有明显提升;三是狠抓台账登录管理不松劲,省、市、县行动领导小组加强培训指导,进一步提高台账数据的全面性、真实性、准确性;四是继续加大表扬宣传力度,让企业家每到一处都脸上有光,增强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信心、决心,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带动更多的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这不只是一次梳理现状、发现得失的督导调研,在这次大调研中,也发现了更多可圈可点的典型事迹。
    譬如,振东健康产业集团2013年通过在平顺投资5.5亿元打造50万亩中药材基地,开始中药材产业扶贫。2016年该公司在平顺包扶了78个贫困村,6490户,16848贫困人口,采取一个老总包一个乡,一个总监包一个村,一个经理或党员包若干户的办法,实施精准扶贫,当年78个贫困村人均增收1400元,19个村,987户,2631人实现脱贫。2017年,振东集团和农商行等部门密切配合,为贫困户发放小额信贷,通过资产受益,实施“五位一体”,间接扶贫,接受贫困户小额信贷3000万元600户,按协议将给贫困户分配收益资金150万元。
    山西新大象养殖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猪繁育、生猪养殖、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农牧业龙头企业,在精准扶贫战役中,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及配套的“211”模式和“1+1+1+1”模式,在山西全省国定贫困县和省定贫困县布点养殖场、种猪场、饲料厂、无害化处理厂等。2017年,该公司生猪放养量突破120万头,覆盖山西省全部34个国定贫困县和22个省定贫困县,惠及贫困户5000余户,有效带动了当地产业扶贫发展进程。
    同样作为养殖企业的汾西县洪昌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带动当地发展290余个肉鸡养殖棚,涉及23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事物流运输、肉鸡饲养、肉鸡防疫等相关产业。直接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下岗职工及大中专毕业生800余人就业,其中汾西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600余人。
    此外,还有岚县工商联通过与邮储银行沟通协作,向77户贫困户发放贷款385万元,用于养殖基地建设;山西澳坤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吉县丰富的苹果资源,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开展企业产业扶贫,通过保底价收购的方式,直接带动3000余贫困户稳步脱贫;太行紫团饮业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民”产业化运作模式,辐射带动全省三市九县70余个乡镇农户增收,坚持18年来,共计带动10000余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
    山西省工商联主席李武章说,在精准扶贫战役中,山西广大民营企业家秉承“诚实守信、开拓创新、和衷共济、务实经营、经世济民”的“晋商精神”,坚持“义利兼顾、以义为先”,争做“四个表率”,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他们的奉献和担当,为扶贫事业贡献了巨大的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