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杰:愿做民营经济的法律守卫者

作者: ■本报记者陈明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民营企业维权中心成员、成都市非公有制企业法律顾问协会会长……他就是施杰,四川律师界唯一参加全国两会的律师,从业27年来,他积极适应身份职责转变,为国家法治建设、四川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诸多贡献。
    他积极为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法律服务,为四川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施杰和他的团队先后担任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国资委、四川省教育考试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工业西南研究院、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恒安标准人寿有限公司、银泰集团、麓湖生态城等几十家单位的法律顾问,为顾问单位的依法行政、经济活动提供了大量的法律意见;先后为多个公司单位犯罪案件辩护,及时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成功争取到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使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避免了牵扯刑事案件的不利影响。时任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现中共中央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赵宪庚如此评价施杰的工作:“律师的工作很有成效,所提意见很有针对性……”
    2008年,施杰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身上的担子似乎更重了些。10年来,施杰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履行肩上的政治责任。他共向大会提交了120多个提案,内容涉及立法、司法、依法行政、民生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两份提案被刑法修正案吸纳、多份提案内容被民法总则吸纳、十余份提案得到落实、数十份提案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同时,这些法案也成为了保障公民权益、促进社会进步的行为规范。
    此外,施杰还先后5次受邀参加了双周协商、专题协商座谈会,并就维护职工群众切身利益、安全生产法修正、推进人民法院司法体制改革、重视去产能过程中职工就业再就业问题等议题建言献策。他甚至被称为政协履职的“劳模”。
    2015年,施杰以全票的通过率,当选为成都市非公有制企业法律顾问协会第一任会长。他第一时间投入到成都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建设中。先后受四川省国资委邀请,为全省国企领导讲课;受四川省、成都市工商联的邀请,为民营企业家依法治企、防范刑事法律风险进行培训讲座。2016年6月,他还曾受中央统战部邀请,在中央社院的“12期新阶层人士理论研究班”,为网络大V授课。
    施杰一直努力从专业角度出发,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尽自己的力量。2015年,施杰就在四川开展了多场关于民营企业家刑事法律风险防范的专题讲座。讲座中,他分析了在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原因,并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总结提炼,提出了一些维护企业家权益、防范法律风险的有效举措,“在新常态下,民营企业也要进一步强化依法经营的意识、规范企业家自身的行为。”施杰在讲座中指出。
    施杰表示自己追求的目标是,平等保护非公有制经济产权,让所有的企业家都受到平等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