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中国纺织业正在以责任导向的绿色发展实践,积极参与到以生态环保可持续为主导趋势的全球纺织经济发展大潮中,盛泽发展生态纺织产业的责任与担当,将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和谐共赢
从“日出万绸”那天起,盛泽纺织就成为一种“现象”。
前不久举行的第四届江苏(盛泽)纺织品博览会暨第18届中国盛泽丝绸旅游文化节再次赋予了盛泽纺织“衣被天下”的全新定义,由335个展位营造的2万平方米展区人头攒动,10万余款面料编织着最为耀眼的流行时尚……吴江区委常委、吴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盛泽镇党委书记、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党工委书记范建龙认为,全新的盛泽正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据记者了解,盛泽纺织长盛不衰的背后有个“四新战略”,即升级和生态并举,开发新产品;走出去和请进来并重,开拓新市场;线上与线下融合,开创新业态;传统与时尚交织,塑造新优势。
走进盛泽的纺织工厂,一台台智能化纺机设备自动穿针、提挡。在恒力、盛虹、京奕等大型纺织集团,甚至连所有的搬运工作都交给了机器人。即使关着灯,照样能够生产。这样的“黑灯工厂”,在盛泽比比皆是。
打开盛泽的产品目录,鼎盛上久楷宋锦产品,成为中国丝绸的骄傲,盛泽丝绸的招牌;汉通纺织一年开发新品360多个,每年20多个产品入围“中国流行面料”;迈德特纺织开发的300T纬弹平纹春亚纺,经各种后整理仍保持平挺、光滑,成为“抢手货”;“新旗艺”刺绣旗袍用创意诠释传统文化,推出中式服装“私人定制”,成为市场“奇兵”……
据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胡伟彪介绍,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已经开启盛泽纺企全面拥抱“互联网+”的新时代。他说:“点开‘云纺城’,再复杂的工艺、再稀有的花色和再高技术含量的面料产品,在这里都能轻松找到供应商;进了‘绸都网’,客户可以远程看样、一键下单,缩短交易环节;而在‘宜布网’上浏览,买布卖布都可以一步到位……”
曾经的“酒香不怕巷子深”,在信息时代却有了全新的解读。如今的盛泽纺织不仅“走出去”,而且“请进来”。今年4月,东盟八国110多位纺织服装行业大咖和采购商云集盛泽,搭建起面向东盟合作大平台。2017罗曼罗兰秋冬原创设计发布会、江苏盛泽和福建石狮纺织产业集群对接会、6·29欧美采购对接会、2017年全国化纤面料产品开发年会等纷纷云集盛泽。
本次纺织博览会上,一支百人外商采购团引人关注。巴西面料采购商Carlos是首次来到盛泽纺博会。他说“盛泽是个世界著名纺织产地市场,面料质量令人惊喜。”另一位来自罗马尼亚的面料采购商表示:“纺博会上展出的面料种类很全,品质上乘,相信盛泽面料将在国际市场上大放光彩。”
胡伟彪说:“丝绸产业是老祖宗留给盛泽的千年历史经典产业,一定要保护、传承和发展好,一定要让古老纺织产业在时代变化中焕发新的发展活力。”据胡伟彪介绍,今年1-9月,盛泽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81亿元,同比增长19.22%,工业总产值574.73亿元,同比增长17.58%,工业技改投入27.06亿元,同比增长15.30%。从2013年起,盛泽东方丝绸市场连续4年成交量突破1000亿元;全镇丝绸纺织企业2500多家,纺织商贸公司6000多家,各类织机11万台,年总产能130亿米。
“加快‘绿色转型’步伐,我们要将每一块面料产品都打造成生态环保的精品。在盛泽,‘生态纺织’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此次纺博会就是我们盛泽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成果的一次很好的集中展示。”胡伟彪说。
近年来,盛泽人用“生态纺织”理念,赋予“衣被天下”全新定义。据记者了解,盛泽当下正在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城市形态转型。千亿级市场、千亿级企业齐头并进,新型工业区、纺织循环经济产业园等创新载体加速推进,新兴产业培育成效初显。对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评价说,盛泽纺织业以绿色生态理念为引导,融汇科技创新与时尚创意,成为了行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为全行业树立了标杆。当今的中国纺织业正在以责任导向的绿色发展实践,积极参与到以生态环保可持续为主导趋势的全球纺织经济发展大潮中,盛泽发展生态纺织产业的责任与担当,必定能成就当下与未来,达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和谐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