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站上发展风口期

国际生态经济协会召开企业发展建议座谈会

作者: ■本报记者席昱梅

    12月20日刚刚落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好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会议同时指出,防范金融风险,遏制企业急剧上升的债务比例和引导银行资金流向制造业等实体经济。
    为积极践行中央精神,作为行业组织发挥起应有的作用,推动落实政策要求和文件精神,对企业实施精准咨询和帮扶,积极拓展高层建言献策的渠道,让实体企业切实得到政策落地实惠,为市场增添活力,贡献生态经济智库力量。国际生态经济协会于日前在北京召开了2018两会(生态经济)提案建言献策暨生态经济企业发展政策建议座谈会,与会者就促进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与措施,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破解企业发展难题与现实困境的可行方法,产业升级、跨界融合和帮扶企业政策落地的问题与解决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专家领导听取了五位企业家代表关于实体发展和政策建议报告,经讨论后初步形成了多个准备在2018年两会的提案议题,内容充实,成果丰硕。
    国际生态经济协会专职副会长李军洋在主持会议时回顾了2017年国内外总体经济形势和宏观环境。他表示,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回升,全球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趋势得到调整。国际贸易仍是主要国家经济复苏拉动世界经济繁荣的重要渠道,也带动了全球制造业回暖。我国经济好于预期,制造业、新兴产业及消费相关服务业增长更快,总体投资增速回落,民间投资开始回暖;农村市场呈现高增长趋势;2018年我国经济将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并重。虽然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消费新业态的发展欣欣向荣,第三产业服务业投资高速发展,但总体而言,难以完全抵消因结构调整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货币紧缩政策通道下,继续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也难以为继,相对抑制实体经济扩张能力;加上当前实体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窗口期,在未来进入偏紧货币状态下,经济更将有所下滑,寻求稳健运行,具有现实性。
    李军洋说,从企业层面来看:国家正在积极出台各种法规、措施,尽量保护企业家群体和企业家精神,正在从“文字、文件”走向实际行动;正在改变,企业家面对中央和国务院各项利好政策文件时,“理想很丰满,现实仍是很骨感”的困境。习总书记已经做出指示,纠正“四风”不能止步,特别要针对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拿出过硬措施,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国家对于生态经济发展政策利好的放出,今后3至5年将是生态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风口期。”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新企业正在加速孕育。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登记企业451万户,同比增长12.5%,平均每天新设1.65万户,新创业者,前赴后继,正努力成为创新主力。2017年9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关于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营造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的通知》,为企业家健康成长和事业发展营造宽松法治环境。特别是对国有企业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等为目标,在企业发展中大胆探索、锐意改革所出现的失误,只要不属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当谋利、失职渎职等情形,要予以容错。解除企业家“后顾之忧”,便于其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创业。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就2017年的经济情况和宏观经济形势做了发言,他指出世界经济2017年,无论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总得来讲情况都还不错,2/3以上的国家都是正增长。中国经济、世界经济稳中向好,但是还有不少的险滩暗礁。他同时表示,环境保护将是未来大力发展的行业,需要提高行业技术标准,优胜劣汰,为优势企业腾出发展空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讲的既坚持稳中有进的总基调,而且要长期坚持,稳要稳出增长,明年的观点可能是投资不能再下滑,因为出口是这样的形势。消费大体上是个常数,大涨不太可能,大跌不太会,变量最大的是投资,明年要稳投资。稳投资不能采取很强的刺激措施,这个力度要很好的把握。要稳就业,稳住货币。近的一个是结构调整,一个是深化改革。再有污染防治、环境治理。重点防范的是金融风险,中央的工作会议提出三大攻坚战,金融风险、精准脱贫、环境保护,切中经济发展当中的几个关键领域。
    侯云春明确指出,环境保护绝对是今后大力发展的行业,要做好这方面工作一个是提高行业的技术标准,把生产能力比较落后比较低下的挤出市场去,给优势企业腾出空间。
    “我们有这样的判断,有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就有相适应的环境质量。中央推进经济方式的转型,我们对未来的环境质量也充满信心。”别涛还特别提到了一个新政策,即购置环保专用设备,购置花费可以在五年内抵扣企业所得税,“这就是鼓励环保设备的购置使用,鼓励企业向环境友好型转型。”国家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别涛则对环保领域的政策发展及其对企业界的发展利好因素进行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