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站上5G发展制高点

2030年5G网络有望带动我国社会总产出16.9万亿元创造就业机会1950万个

作者: ■本报记者曹婧逸

    日前,在国际电信标准组织3GPP RAN第78次全体会议上,5G NR首发版本正式冻结并发布,这是全球第一个可商用部署的5G标准。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2018年6月首个版本的5G国际标准将正式出炉。届时,全球主要电信运营商、电信设备制造商、移动设备制造商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根据5G国际标准,正式展开5G商用网络部署。
    据悉,在5G标准的制定中,中国的三大运营商以及华为、中兴两大设备巨头都积极参与。由参与制定4G标准,到主导5G的一些技术标准,这是中国通信技术实力提升的标志,也是中国在通信技术标准制定中话语权提升的重要标志。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中国移动作为唯一报告人和协议主编,领导完成了5G空口场景和需求研究项目,输出5G空口技术纲领性文件,后续所有技术研发和标准化均以此文件为准绳。
    同样,作为该标准的重要贡献者之一的中国电信,其副总经理刘桂清对记者表示:非独立组网5G新空口标准的完成,以及日后独立组网标准的制定,将对5G产品的研发,以及其商用部署和演进产生重要的意义。随着5G NR标准的推进,中国电信计划于2018年在全国多个主要城市展开中等规模的外场实验,为2019年5G的试商用以及之后的规模商用做充分的准备。
    除了运营商,作为设备提供商的华为,其3GPP5G预商用系统融合多项华为核心技术,包括无线接入网、核心网、承载网、终端和芯片等端到端的设备和解决方案,成为了目前业界唯一的端到端5G预商用系统。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表示:“华为将于2018年推出面向规模商用的全套5G网络设备解决方案,支持全球运营商部署5G网络,让移动互联网再上一个新台阶,开启万物互联时代,承担起各行各业数字化的历史使命。华为也将于2019年推出支持5G的麒麟芯片,并同步推出支持5G的智能手机,让广大消费者尽快享受5G网络的极致体验。”
    早在2009年,5G技术标准化还没有开始,华为就开始投资6亿多美元进行5G技术研究和创新。华为提出的诸如Polar码技术、F-OFDM波形技术被采纳为全球5G统一标准的基础和核心。从2017年开始,华为更是追加投入40亿人民币用于5G的产品研发。而且5G产品线总裁杨超斌表示:“明年相关研发投入肯定超过50亿。”
    作为另一家设备巨头,中兴通讯的5G高频基站产品率先完成高频26GHz测试,为高频通信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中兴通讯无线方案总工程师陈志萍认为:“5G的朋友圈会更大、更复杂,除了通信行业内的合作,还有很多垂直行业合作,在车联网、工业控制、智能教育等方面,推动网络对业务端到端的能力实现。”她还表示,中兴通讯将承接欧洲第一张5G预商用网络建设。
    据悉,中兴通讯重视端到端的商用实现,在IoDT上和高通密切合作,确保运营商在5G具有从终端到系统的全面解决方案。
    那么,5G究竟能带来什么,首先5G能够大大提升消费者的移动互联网体验,比如,用5G技术,下载6GB的高清电影只需不到2秒钟即可完成。其次,5G能够支持1000亿级别物的连接,并提供工业级的可靠性和实时性,这些能力使得5G成为支撑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产业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基础。华为预计,5G将成为一种通用无线技术,未来社会,5G将无处不在,人类社会所有需要无线连接的地方都将可以通过5G得以实现。
    业内认为,首个版本的5G国际标准面世,意味着全球5G产业将鸣枪起跑。业内预测,标准公布后我国也将加速5G产业化进程。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5G安全需求与架构白皮书》预测,2030年,5G网络将带动我国社会总产出16.9万亿元,经济增加值6.5万亿元,创造就业机会1950万个。到2035年,5G将在全球创造出12.3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全球5G价值链产出将达3.5万亿美元,其中我国为984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