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宝基金会:求学路上一盏灯

作者: 宁夏工商联副主席、宁夏宝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彦宝
    
    6年为11.7万名贫困学子雪中送炭,累计捐资16.53亿元。今年将为9.2万名受助学生发放奖学金2.8亿元。自此,燕宝慈善基金会每年资助学生保持10万人左右,成为全国教育扶贫的先进典型。
    “宝丰集团将坚持把教育扶贫长久做下去,为宁夏打赢脱贫攻坚战集结更强大的力量。”全国政协委员宝丰集团董事长党彦宝说。
    多年来,党彦宝夫妇和他们的燕宝慈善基金会,已经成为宁夏尤其是西海固地区贫寒学子艰难求学路上的一盏灯。
    来自海原县的小田清晰地记得,如果没有那4000元奖学金,常年患肺病的父亲只能把药停了,拖着病身子去摘枸杞为自己凑学费。而上一次父亲停药后病情突然加重,“差点没了命”。一筹莫展之时,小田接到通知,让他去领取燕宝奖学金。“这笔救命钱,让我如愿以偿走进了宁夏大学的校门。”
    事实上,这项连续开展了6年多的捐资助学活动,已经为11.7万名贫困学子雪中送炭,累计捐资16.53亿元。
    2011年,宝丰集团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董事长党彦宝及夫人边海燕共同发起成立家族式非公募基金会——燕宝慈善基金会,每年拿出企业10%以上的利润,开展以教育扶贫为重点的公益慈善事业,力求通过“造血式”扶贫,让贫困孩子依靠知识改变命运,进而改变一个乃至多个家庭的命运,彻底挖断穷根。
    一人就业,带动全家脱贫。截至2016年底,燕宝慈善基金会已经帮助4万余名学子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成为自治区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之一,树立了全国教育扶贫的典型。
    “由资助变为奖励和鼓励,目的是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烙印,心无旁骛地完成学业,为社会和谐增添正能量。”党彦宝说。基金会还对本硕连读、硕博连读的受助学生每人每年分别奖励8000元和16000元,激励他们继续深造、提升自我,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资助学生完成学业,并非扶贫的终点。为此,党彦宝提出了“扶上马,送一程”的“就业扶贫”新思路。燕宝慈善基金会与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等区内多家大中型企业,签订贫困地区毕业生就业扶贫协议,结成“扶贫联盟”,共同帮助受助学生实现优先就业、提前脱贫。
    今年,基金会启动三期捐资助学项目,新增捐资12.3亿元,新增资助10.56万名学子,继续对宁夏六盘山连片特困区9县区和其它市县的5乡镇考取二本及以上大学的孩子进行“全覆盖、无差别化”资助,并对其他县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生进行资助。其中,今年将为9.2万名受助学生发放奖学金2.8亿元。自此,基金会每年资助学生保持10万人左右,每年毕业约3万人,新增资助约3万人,每年发放奖学金近3亿元,为10万余个家庭减轻经济负担,让3万余个家庭有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此大手笔,刷新全国教育扶贫纪录。
    如今,燕宝慈善基金会奖励资助的学生已遍布全国500多所高校,他们自发成立了“燕宝爱心社”,开展支教、环保、助老等爱心活动,将燕宝奖学金根植于内心深处的爱,向更多人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