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摘要

作者:
    1.国企不仅要提升自身的投入产出比,而且更为全社会实体经济提升投入产出比提供“基础”。
    2.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碳排放量全球居首,减排既为国民健康,也是履行对世界的承诺。相信全国碳市场启动,必将有助于减排大计。
    3.如果未来新增车辆主要是电动车,过去人们曾担心的石油枯竭后能源动力何在,如今就成了一个伪命题——石油可能不再是红极一时的宠儿。
    4.至于房价理性回归带来的风险冲击,关键在于如何缓释和管理,单纯强调风险冲击容易夸大影响。
    5.从当前现金贷参与的主体看,持牌的现金贷业务主要分成银行系和消费金融公司系两种。银行系相对规范,风险控制比较严格;而消费金融公司与非法现金贷业务存在千丝万缕的“亲戚关系”,是最理想的“借尸还魂”对象。
    6.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家庭医生都是比较成熟的基层就诊制度,虽然基本都是自下而上由私人诊所自发组成的,但中国这样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地推进也可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