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州市竹海镇念好脱贫攻坚“四字经”
作者:
■孙启东
2017年是贵州省盘州市脱贫攻坚之年,是全面决胜小康关键之年。2020年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不掉一户不落一人过上小康生活。从现在起,确定目标,锁定任务,咬住青山不放松,全力以赴,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奋斗在精准脱贫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第一线。
信息要“准”敢于检验
精准脱贫,“准”字当头。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竹海镇认真采集了贫困户基础信息,进村入户开展了精准校核,精准识别,精准录入系统,深入细致地大排查、大整治、大清洗、大比对、动态调整等工作。2017年,动态调整贫困户2767户6557人,修改信息13134条,整治户口294户,对所有贫困户全部落实了帮扶责任人,制定了精准帮扶措施。目前,全镇贫困人口降少至61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21%。
软件要“真”敢于亮相
软件是硬件的印证,也是精准脱贫历史的鉴证,软件要规范,数据要真实,一户一袋、一户一档要健全,以达到真脱贫,脱真贫。竹海镇抽调扶贫站业务精、责任心强、有干劲、拼劲的年青干部分村帮助指导各村建立扶贫系统软件资料。目前,竹海镇赤黑村软件资料敢于亮相,作为典型已在全镇范围内推广,赤黑村一手抓纸质档案建设,一手抓电子档案建设,规范各项资料,(做到有会议精神就有工作落实痕迹。做到逢会必有会议内容、签到册、会议图片,严格按照时间顺序及逻辑思维整理归档。做到“一项一封面”,“一项一目录”)在查阅时方便明了,确保线上线下资料统一。坚决杜绝在迎接检查时出现慌、忙、乱的现象,坚决杜绝被脱贫和数据假脱贫,确保“脱真贫、真脱贫”,实现脱贫有依据。
硬件要“实”敢于比武
精准脱贫,基础设施是关键。要实现“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贫困户必须有产业支撑,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贫困户住房、生产生活条件、环境卫生等是硬性指标。
近期,竹海镇围绕组组通、产业、人居环境改造、危房改造、帮扶工作、环境卫生整治等开展大比武工作,全镇上下一条心,齐出动,不管是市委市政府挂帮领导,还是乡镇党委书记、镇长,副镇长、还是一般工作人员、帮扶责任人、村(居)干部、网格员等都为脱贫攻坚战奋斗在农村第一线,冲锋在一线。
各级领导采取“5+2”“白加黑”工作模式,夜战脱贫攻坚战,主动出击,亲自带头参与环境卫生整治、老旧危楼撤除等大比武工作。时常召开群众动员会、院坝会、火笼会,召集群众开展组通组、人居环境改造等项目推进现场会,走访贫困户,讲政策、摆道理、谈心等形式,争取实现群众认可、贫困户认同的脱贫攻坚战。通过大比武工作,新增组组通硬化水泥路44.17公里、串户路及庭院硬化76063平方米、“三改”488户,新实施危房改造182户,撤除老旧危楼141户。
队伍要“强”敢于亮剑
脱贫攻坚工作,组织是保障。2017年是盘州市历史上辉煌之年,同步小康已于2016年通过省达标验收通过,争取2017年脱贫攻坚通过省及国家验收通过,这是一次重大历史事件,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竹海镇为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选派了包括党政领导的26位优秀人员任26个农业村脱贫队队长,同时兼任村脱贫团团长,帮助指导各村脱贫攻坚工作。
这些“团长”亲力亲为,奋斗在村。吃在村住在村不脱贫不回归的精神为脱贫攻坚战而战斗。同时成立镇脱贫攻坚工作督查小组,每天督查脱贫工作开展情况、人员在岗情况,对违反工作纪律、不按要求开展工作的,严肃查处。目前,全镇通报3人,并作出书面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