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工商联:凝心聚力共绘美丽同心圆
作者:
■程景亮
“丹东市工商联为促进丹东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推动丹东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丹东市工商联主席时燕的话掷地有声,底气十足。
时燕的底气来自近年来丹东市工商联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来自丹东市工商联对工作方法的积极探索,来自丹东市工商联服务非公有制经济方式方法的努力创新,更来自丹东全市14.17万户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强力支撑。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丹东全市工商登记的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由2011年的10.25万户发展到14.17万户,上缴税收占全市企业纳税总额的50%以上,提供了约90%的就业岗位。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丹东劳动就业的主渠道。民营企业履行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的担当和地位日益凸显,非公有制经济正在成为丹东这座边境旅游城市的一张叫得响的名片。
丹东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娘家”丹东市工商联紧密围绕丹东全市中心工作,以改革激发活力,以创新驱动发展,在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两个健康上的求真务实。
强化思想引领筑牢圆心
“思维方式需要变,工作方法需要变,但有一点绝对不能变。”时燕在桌上重重地点了又点。
时燕所指的“不能变”就是把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工商联的首要任务,作为贯穿工商联工作始终的生命线。
为了进一步坚定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理想信念,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丹东市工商联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以增强“有信念、有信任、有信心、有信誉”为重点,积极探索建立教育培训工作载体和平台,多措并举,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在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两个健康上见成效。
工作中,丹东市工商联注重通过教育培训工作发挥引导作用,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将企业梦、个人梦融入到中国梦之中,在党的领导下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通过建立层层培训、普遍培训的教育机制,丹东市工商联统筹安排培训活动,丰富培训内容,以“守法诚信、坚定信心”为主题,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引导全市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以发展企业、情系家乡为己任,自觉把企业发展和丹东全市发展结合起来,在推进丹东新一轮振兴发展中体现担当、彰显价值。
在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中,丹东市工商联还围绕“组织更加健全、队伍更加坚强、活动更加常态、制度更加完善、保障更加有力”这一目标,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努力实现“双覆盖”。
活动期间,丹东市工商联多家会员企业获得了“辽宁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奖”“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丹东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与此同时,丹东市工商联还注重年轻一代企业家的教育培训工作,组织成立了丹东市青年企业家商会,并形成了一套专家授课、互动交流、专题座谈、名企考察相结合的培育模式。
为了提升培训品质,丹东市工商联注重把握培训重点,把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法律法规、基本国情、现代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知识列入培训计划,不断扩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知识面。同时创新培训载体,采用论坛、座谈、组织调研、对话访谈等多种形式加强培训,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先后邀请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国社科院、上海交大等知名专家学者到丹东授课,同时带领企业家走出去学习,连续两年到国家行政学院等高等院校培训。目前已举办各类培训70余期,参训人员达4000余人次,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升。
夯实组织建设延长半径
时燕一直认为,强化管理、抓好队伍,不断增强工商联组织的创造力和执行力,是保证工商联各项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而坚持以人为本、有为有位,重视会员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商会和工商联机关建设,也为丹东市工商联各项工作的开展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按照每年不低于10%的发展目标,丹东市工商联着重吸纳一大批思想品质优、社会贡献大、参政议政能力强、有较大社会影响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加入到工商联。截至目前,丹东市工商联会员已发展到5121名,其中执常委总数达584人。
在会员数量增长的同时,丹东市工商联还注重保证质量,按照“积极发展、坚持标准、确保质量、优化结构、加强服务、动态管理”的原则,努力使会员发展与结构优化同步进行,争取会员增长与结构调整都实现新的突破。
与此同时,丹东市工商联基层组织建设也迈上了新台阶。
丹东市工商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坚持以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宗旨,抓住推进基层工商联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五好”工商联创建活动,突出机制建设,加强指导协调,县级工商联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能力不断提高。五年来,东港市、凤城市、宽甸县及元宝区工商联等基层单位先后被评为全国和省级“五好”工商联,基层工商联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夯实。
作为工商联组织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商会组织的发展不容忽视,尤其是在强化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维护会员权益、增强组织凝聚力等方面,商会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
显然,丹东市工商联早已意识到这一点。
近年来,丹东市工商联大力发展和组建各行业商会、异地商会,引导各商会积极做好服务会员工作,并通过发挥商会组织的带动引领作用,全面提升丹东商会组织建设工作,带领丹东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走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新路,为丹东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数据显示,丹东市工商联已经成立市直属和区级行业商会18个,异地商会4个,基层商会57个,工商联组织吸引力和会员凝聚力不断增强。
队伍越大,责任越大。
在大力推进组织建设的同时,丹东市工商联还注重发挥会员中代表人士队伍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发起成立了参政议政委员会,有效发挥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会员队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明显提升,献计献策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为地方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有效参考。
深耕有为服务共画同心圆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形容词描述丹东民营企业家投射的镜像,时燕一定会选“可爱”。
为了探索光彩事业发展新模式,逐步推动由“个体行善”向“集体公益”转变,丹东市工商联成立了“丹东市总商会光彩慈善基金会”。基金会的成立得到了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鼎力支持,基金会成立以来,先后举办了“只为那期待的眼神”励志助学书画专场、“善行天下·爱心倾城”丹东瓷器、玉器拍卖会和“情暖丹东·慈善寻龙”书画拍卖会等一系列大型慈善活动,所得善款均用于聋哑儿童、贫困家庭、环卫工人等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并真正做到了专款专用,点对点帮扶。
前不久,丹东市工商联还专门成立了产业扶贫基金,初期启动资金10万元,专项用于帮扶蔡家村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切实增加村民收入,加快脱贫脚步。丹东市工商联136家会员企业还与124个贫困村牵手帮扶、精准扶贫,通过捐款捐物、就业培训、智力援助、志愿者行动等方式结对帮扶。
据了解,在目前丹东慈善总会的18个基金账户中,有11个为丹东市工商联会员企业建立。丹东市工商联多家会员企业和个人被授予“辽宁慈善奖”、丹东市“慈善旗林”、“最美慈善代言人”等荣誉称号。
时燕认为,积极参与到光彩事业是民营企业家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民营企业的“娘家”,搭建平台,提供优质服务,履职尽责,切实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工商联责无旁贷。
2016年,丹东市发布了《丹东市发展民营经济工作落实方案》,计划到2020年,丹东全市民营经济总体规模进一步扩大,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果。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4.8%左右;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速年均增长5%左右;新增10亿元企业5户;新增规模企业100户;培育创新示范企业100户;培育企业技术中心20个;开发新产品3000项。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丹东市工商联坚持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主线,以“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为重点,以高质高效服务为宗旨,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法,着力引导企业推动转型升级,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水平,促进民营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针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丹东市工商联主动作为,多方探讨建立“金融机构+商会+企业”融资合作新模式;加强部门间的沟通联系,丹东市工商联与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成立了商会调解室,与丹东市地税局共同成立了“纳税人之家”,与人社部门联合成立了“丹东市非公有制企业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工作指导中心”搭建法律维权新平台;“走出去”“请进来”,积极为企业寻找商机、做大做强搭建平台。为了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解决实际问题,丹东市工商联还在辽宁省政协常委会上汇报情况、提出异议,得到了辽宁省政协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批示解决问题。
20余次征求意见座谈会,30余篇详实的调研报告,40余篇提案建议,100余件合理诉求记录了丹东市工商联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情真意切,记录了丹东市工商联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提质增效,记录了丹东市工商联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久久为功。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十九大报告已经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时燕表示,丹东市工商联已经做好了踏上新征程的准备。丹东市工商联将以促进两个健康为目标,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发挥优势,扎实推进工商联事业发展,团结带领广大会员,为新一轮振兴发展出力献策、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