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劲风扶摇起

——福建省推进“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纪实

作者: ■俞凤琼徐志南陈向东
    在全国上下欢庆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之际,福建省“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传来捷报:截至今年11月10日,全省进入“万企帮万村”台账管理系统的民营企业609家,精准帮扶35479人,涉及630个村,企业实施项目1042个、总投入44979万元,安置就业2011人,技能培训2657人。
    在此过程中,福建探索出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开发经验和模式:福建在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片区座谈会上做了典型经验交流;圣农集团、春伦集团两家企业在“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论坛上受到表扬。
    脱贫劲风扶摇起。得益于福建省工商联等单位以绣花功夫推进“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的砥砺前行,受帮扶贫困户(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帮扶单位信守承诺的温暖。
风劲扬帆——
    广泛凝聚民营企业家力量,以“狠抓督导、推动履约”为主抓手,让贫困户(村)收获更多获得感
    “春伦集团在我村设立了茉莉花种植基地,每年每户增收3万多元。集团还租赁村里的空置房屋,修建春伦驿站,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永泰县坂埕村村主任叶龙说。
    坂埕村是福建“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成效的缩影。
    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后,福建迅速启动了“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雷春美强调,各级统战部、工商联要精准聚焦2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22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细化帮扶措施,从“千篇一律”转向“个性化定制”,更好地帮助农民转变观念,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历史更大贡献。
    福建省工商联系统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与事业心,做实做细帮扶工作,及时收集全省贫困村的基本情况、人口状况、资源优势,并编发了《福建省“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重点村推荐名录》,向省内外闽商发出积极参与“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倡议。
    在全省工商联系统的合力推动下,广大闽商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参与帮扶行动。仅在全省“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启动仪式上,就有76家民营企业(商会)与105个扶贫开发重点村集体签订了帮扶协议。截至今年11月10日,全省进入台账、由民营企业帮扶的贫困村630个,占全省贫困村数的28%以上,超出计划完成对接300个贫困村目标任务的210%。
    民营企业家参与脱贫攻坚是一项社会性、群众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有效的工作机制作保证。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省委统战部、省扶贫办、省工商联、省光彩会及时成立了“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领导小组,省工商联主要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主管主抓整个帮扶行动,及时出台《福建省“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方案》和《行动实施意见》。行动开展以来,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帮扶情况,分析帮扶形势,研究推进工作的措施办法。
    狠抓工作督导。福建省工商联把“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品牌工作抓紧抓实,发动全体干部下基层、到企业抓工作都要督促“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工商联召开会议都要强调帮扶工作;工商联干部分片包干联系各地市工商联,跟踪服务签约企村,对一些进展缓慢的企业采取有效方式进行督促,形成了全员额全方位的工作督导。省工商联还经常趁工作间隙,由会领导带队对企业履约情况进行检查。行动开展以来,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已组织了30余次专项调研,检查督导了78家企业和98个结对村,召开了4场推进会,有力推动了帮扶工作的进展。
    推动企业履约。福建省工商联结合年度“守法诚信、坚定信心”的主题教育,把有效履约作为参与行动企业守法诚信的一个重要考量;注重典型的引导作用,适时总结宣传好的经验做法,引导参与行动的企业学习借鉴,每到一地检查调研,调研组都带上在当地威信高、带动力强的企业家一同调研,带动参与行动的企业家积极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加强与企业家建立工作联系,增进感情,增强帮扶工作动力。去年以来,省工商联结合市县工商联换届,要求各级对个别签约后因故落实工作不力的企业(商会)要动员新当选的常执委参与帮扶。仅省工商联,就调整或加强了7个村帮扶企业。
    夯实工作基础。福建省工商联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刊发帮扶案例、好人好事等,为行动宣传造势营造氛围。同时,积极争取相关金融机构为参与行动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截至今年11月15日,有11家进入精准扶贫台账的企业获得省农发行金融支持7.23亿元,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增强了企业的帮扶动力。此外,组织台账管理系统培训班,目前全省参与行动的企业已全部建立了帮扶台账。
风满八闽——
    围绕“三个一批、四个精准”,因地制宜,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开发经验和模式
    福建省工商联主席王光远说:“与一些中西部省份相比,我省贫困人口数量不算太多,但分布较散,且多处于比较偏远、交通及经济发展条件较差的山区老区,脱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必须着力创新,在‘三个一批’(发展一批特色产业,解决一批贫困户劳动力就业,落实一批公益捐赠项目)、‘四个精准’(帮扶对象精准,帮扶内容精准,帮扶方式精准,帮扶成效精准)上用功、发力。”
    广大民营企业(商会)发挥自身特殊优势,因村因人施策,创新帮扶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扶贫效果——
    实施“造血式”帮扶,一批特色产业破土而出。沈郎公司在结对村建设油茶示范基地,实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扶持贫困户种植油茶树,每户贫困户每年增收1万多元。
    实施就业帮扶,解决一批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圣农集团在500多个生产基地有序安排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合格后到基地上班。祥龙集团在结对村建外贸鞋加工厂,安置130多名村民就业,每月增收2000多元。恒安集团专门到永春新板村开展技术培训,并累计安排600多名村民到企业上班。
    实施“减负式”帮扶,一批公益捐赠项目落地开花。宝龙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健康先生捐资1亿元,其中8000万元用于帮助乡亲创建有长期收益的项目。厦门恒兴集团、河南闽兴建筑公司为贫困户搬迁提供补助和生产资金,开展捐资助学为贫困户减轻生产生活负担。
    此外,一些企业(商会)在帮扶方式上探索新路径。纵横集团在支持贫困大学生创业上寻求结合点,支持结对村返乡大学生创办农业合作社,企业无偿为贫困户提供家禽种苗,并采取保底销售。南安市101家商(协)会对接当地党委政府推出了11项脱贫工程,与50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和53个欠发达村开展结对帮扶,为1801户、4445名贫困人口带去了脱贫奔小康的福音。
风景曼妙——
    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的过硬作风,深入推进“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提质增效
    前不久,福建省“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提质增效推进会在政和县举行。会上,中泽农控股有限公司、正荣集团、福建鸿星尔克集团等3家企业替代原先的帮扶企业,分别帮扶宁德市霞浦县崇儒乡新村村、上北村和崇儒村。同时,在原有帮扶力量的基础上,福建省工商联新增福建省光伏商会、福建省卫生用品商会、明视伟业集团,助力帮扶龙岩市连城县揭乐乡揭乐村、黄峰乡赤岭村以及北团乡石丰村。
    安排6家企业(商会)对接6个村,是福建省工商联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的过硬作风,深入推进“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福建省工商联也发现,参与行动企业落实帮扶措施还有不够平衡的方面。从工商联层面看,出现了牵头意识不强、政策不明、底数不清、措施不力、基础工作相对薄弱等问题。从企业层面看,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些企业(商会)没有落实帮扶措施;实施公益帮扶多、长效脱贫项目少;有的企业以简单捐资助学等代替帮扶,等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工商联系统组织民营企业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工商联的信任和重托,也是民营企业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今年是脱贫攻坚承前启后、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必须从增强‘四个意识’的政治高度,牢记总书记的要求指示,紧扣提质增效主题,增强紧迫感、务求新成效、力争高质量,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恒心,坚决完成好这一光荣任务。”福建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李家荣说。
    针对行动中出现的问题,在着力提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省工商联一方面及时总结提炼可学、可鉴、可复制的帮扶模式,供企业参考,提升帮扶成效;另一方面,通过采取引导企业精准发力、引导企业落实协议、建好台账及抓好检查督导等举措,落实落细,引导企业积极履约、有效履约。
    得益提质增效的推进,许多贫困户、贫困村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帮扶成效。初冬时节,走访“百企帮百村”中的帮扶对象时发现,道路宽了,房子好了,笑容多了;失学孩子不见了,村民们收入增加了,更多的年轻人回来了……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在福建“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中,没有比贫困户笑脸更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