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的是狂欢 收获的是协作
作者:
■何勇海
2017年11月11日是第九个天猫“双11”购物节,也是全球网民和电商集体狂欢的日子。成交金额在不断地刷新纪录,11秒破亿、28秒破10亿、3分01秒过百亿,截至当天17点1346亿……截至当天24点,2017年天猫“双11”全球购物狂欢节成交额达1682.69亿元。
在上月底举行的2017年天猫“双11”发布会上,阿里CEO张勇说,今天的“双11”已经成为全球消费者、商业从业者共同的节日,成为全球商业元素的大协作。的确如此。2009年11月11日,阿里举办首次“双11”促销,彼时参与的商家数量和促销力度都有限,而营业额却远超预期,于是,“双11”被天猫确定为大规模促销的固定日期。历经九载,该促销活动早已从天猫的“双11”,变成许多消费者的“双11”,从企业“造节”,变成真正的全民消费狂欢,甚至从中国的双11,变成全球的“双11”,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商业形态。
在这场全民消费狂欢中,看得见的是营业额的规模式增长。第一个“双11”的交易额是5200万,到2015年“双11”时,天猫整个平台的交易额从5200万涨到912亿,2016年“双11”当天,天猫交易额达1207亿,今年的成交额更是高达1682.69亿元!有人因此认为,“双11”这个“人造节日”的火热程度,仅次于春节,给了我们太多的新奇与惊喜:商家清仓“卖卖卖”薄利多销,“剁手党”疯狂“买买买”得实惠,而平台则赚取通过人流所带来的各种信息、服务的费用,可谓是各得其所。时至今日,谁还认为“双11”仅是一个“光棍节”,而不是一个“购物节”呢?
在这场全民消费狂欢中,看不见的是社会化大协作。电商是个数字化共生共赢的生意圈,更考验社会化大协作,更需要协作精神。在“双11”大促的战场,主角不光有商家和消费者,还有互联网技术、交通物流、金融服务、通信电力等成千上万的普通人,在保障“双11”的顺利运转,形成商业上的协同作战。为这一场商业盛宴,到底动用了多少的社会资源,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许多行业都在全力以付,一方面从这场盛宴中分一杯羹,另一方面为消费者的“买买买”保驾护航。所以,“双11”火爆九年是整个社会大协作的产物,社会大协作推动了全社会消费的快进与升级换代。
由此而言,我们应该乐见“双11”大促继续火爆下去,迎来再一个9年、19年、29年……实际上,如今的“双11”不仅是线上的促销,线下也在同步发展,实体卖场也直接或间接地加入到这场促销当中。如今的“双11”也不仅是国内商家的节日,大量国际大牌、一线品牌也参与其间,让“双11”变成一个国际性的促销平台。这其实也是一种社会化大协作,共同做大“双11”营销的蛋糕。我们没有理由不期望“双11”继续书写新零售的好未来。新零售的好未来,带给每个消费者的,将是不断升级的消费体验,更加便捷与美好的生活。
在这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时代,我们也希望,历经九年的“双11”大促所体现的协作精神,能在更多消费领域、更多行业企业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