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学习App成了“法外之地”

作者: ■然玉
    近几年,“人手一机”成为常态,各类学习App便喷涌而出。数据显示,2016年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为9001.4万人,到2019年预计将达到1.6亿人。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学习类App被发现搜出“小黄文”,文章中露骨的内容只能用“辣眼睛”来形容,并且App中夹杂的一些“小黄文”还被贴上了“优秀作文”的标签。此外,还有中小学生在学习App里的同学圈“互撩”、为明星开撕等
    各类学习App层出不穷,在很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学习模式。在“人机合一”等前卫理念的引导之下,学生们对于技术工具的高度依赖,已然成为常态。无论是庞大的用户基数,还是对日常学习过程的超高渗透率,种种数据都在表明,学习类App对学生人群构成了强大的吸引力与支配力。而相较于这种巨大的影响力,此类App的产品调性和内容品质,却在很多时候显得不相匹配。而这,在无形间形成了风险的诱饵,捕获大批对内容了解不深的家长和尚未形成明确辨析能力的中小学生。
    在一段时间狂飙突进的发展之后,现阶段鱼龙混杂的学习类App正遭遇越来越多的质疑。究其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首先,此类App所主张的学习方法论,本身就是存疑的。以其中主流的“拍照搜题”功能为例,许多家长和教师都发现,学生们“大多用它来直接抄答案”。如此做法,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力都有害无益。而除此以外,诚如最近媒体一再披露的,某些学习App藏污纳垢,各式“三俗”内容充斥其中,令人忧心忡忡。
    从产品逻辑角度考虑,一些学习类App如今暴露出种种问题,并不令人意外。此类App的核心卖点大多高度相似,那就是与海量题库的深度链接以及答案的即时输出。在此之外,其内容原创能力极其有限。鉴于此,不少学习App内容东拼西凑、水平层次不齐,也就不难理解了。说到底,所谓的学习App并没有独创的、全新的学习模式方法,而只是对数据搜索、视频课程、在线家教等等板块的叠加整合。其虽然确有价值,却也没有理由过度夸大。
    尤其值得警惕的是,许多所谓的学习类App,打着“学习工具”之名,骨子里却有一颗跨界做社交的心。高举“学习交流”的旗号,不少学习App都自带社交功能。于是,成年人的微信中有朋友圈,孩子的学习App里则有同学圈。久而久之,原本的学习交流平台,变成了一部分中小学生相互撩拨的暧昧地带。藉此,App黏住了用户、积攒了人气,但却是以耽误学生学业为代价的。
    各类学习App都极力将自身塑造成辅导课业的神器,以及“提高成绩”的便捷方案,可现实或许远没有那些营销说辞允诺的那般美好。对于涉世未深的学生们来说,此类App中的内容确实显得太多、太杂、太乱了。是真正用心做教育,还是只是投机打擦边球?开发者的初心,决定了产品的秉性。